让软件产业和精品旅游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厦门市质监局积极推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
本刊记者 刘文镇 特约记者 王文胜 蔡甘泉
近日,厦门市政府发布首部中长期质量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围绕“打造名优品牌产品的聚集区、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先行区、共享质量发展成果的示范区、深化两岸质量合作的试验区”的质量发展战略定位,提炼形成“民生至上,品质厦门”城市质量精神,明确厦门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打造厦门特色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厦门市质监局在全面调研该市重点产业、重点园区的基础上,重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业及软件业,推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争创工作。
高举品牌旗帜,服务地方经济大局
以争创工作为抓手,厦门质监局把质量及品牌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各园区政策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培育、提升一大批厦门品牌,形成竞争优势,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目前拥有两家企业获福建省质量奖,7家企业获得厦门市质量奖,省、市质量奖企业2012年产值达833亿元,比获奖前增长123.1%;拥有19项中国名牌产品、174项福建名牌产品、193项厦门优质品牌产品,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9%的数量创造出规模以上工业41%的产值,金龙大中型客车、金鹭钨品、厦工装载机、银鹭植物蛋白饮料等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前列。
狠抓工作实效,凸显厦门优势产业
为做好争创工作,厦门质监局撰写《鼓浪屿风景区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调研报告》和《厦门软件园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调研报告》等材料,发动厦门软件园申报“全国软件与动漫网游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申报“全国中外文化艺术交融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分别联合软件园管委会、鼓浪屿管委会成立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目前鼓浪屿正围绕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开展针对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产品质量等历时一年的综合整治行动,积极冲击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厦门软件园把质量提升作为改革创新服务举措,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质量专家企业行、“管理义诊”等活动,从管理绩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带动、质量文化、推进认证等方面推动园区质量提升。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目前已经成为厦门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厦门也计划将旅游业打造成该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将有利于高新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极大增强国家高新区品牌效应,带来一系列新的政策环境优势,促进区域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形成一批新的知名品牌。
《中国品牌》2013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