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弘扬闽南文化 擦亮城市名片
2013-08-22 14:21:5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弘扬闽南文化 擦亮城市名片

——“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在泉州召开

    刘文镇 陈金昌 刘志高 叶超

   刺桐古港千帆并进,光明之城雄姿英发。6月16日,由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品牌》驻福建记者站、泉州品牌发展中心承办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闽南文化论坛——“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在泉州召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高伯海,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黄维礼,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林伯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红,市直单位、驻泉省部属单位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领导,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等高校领导以及150多家泉州品牌企业负责人共计35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和归纳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的经验,探索泉州品牌新一轮跨越发展之路。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全面挖掘、宣传、推介、提升泉州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构建泉州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品牌、发展品牌的良好氛围,泉州市政府在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开展泉州品牌文化系列活动,宣传全市品牌创建成果,促进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良性互动。“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是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余的“品牌故事”有奖征集和“微评论·消费者最喜爱的泉州品牌”征集活动也在会议当天同步启动。

    倡导闽南精神 汇聚发展正能量

   文化扬帆树旗帜,产业巨轮破浪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自古以来,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因地利而兴,因经济而盛,因文化而久。高伯海社长在致辞时表示,泉州民营企业家在闽南文化的滋养下,大力弘扬“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会识“天象”会看“风水”、敢走“夜路”敢闯“激流”,诚信吃苦,锐意进取,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和品牌创建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期望泉州民营企业家继续发扬“爱拼敢赢”、“善拼能赢”和“能拼会赢”的精神,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牌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为品牌发展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黄维礼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泉州品牌发展成绩显著,从产品品牌到产业品牌,再到区域品牌,上升到城市品牌,泉州在推进品牌发展中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轨迹。作为闽南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区域文化,闽南文化是海内外泉商发展的源泉,对泉州民营企业财富的积累和品牌的建设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福建省正致力于加快转型升级,泉州也在推进产业集群壮大发展,应充分发挥闽南文化的优势,把闽南文化品牌的影响继续做大做强,让泉州的品牌之光闪耀出更为耀眼的光芒,显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泉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林伯前在致辞中提到,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区域文化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泉州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内在基础,闽南文化已融入泉州民营企业家的血液里,铸就了他们“输人不输阵”的品格、胆识和气魄,培养了他们创新、创业、创造、创富的能力,有力推动泉州的繁荣进步、兴旺发达。当前,泉州正着力深化“二次创业”,做大总量、做强质量,全力建设民营经济的乐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站在转变提升的关口,发挥泉州独特的闽南文化优势,总结和归纳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的经验,既是对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有利于构建泉州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推进泉州品牌和泉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泉州将从三方面推进品牌工作,一是固本强基,全力打造城市品牌,不断扩大“城市品牌”的影响,形成企业和城市品牌传播共赢的局面;二是未雨绸缪,建立一套防范于未然的危机处理预警机制,帮助企业主动应对危机;三是走出国门,发展民族自有品牌,争创中国世界名牌,努力并购重组国际品牌,实现做大做强。

    创新品牌文化 铸就城市新荣光

   扬鞭奋蹄追日月,百舸争流竞潮头。改革开发以来,泉州民营企业家在闽南文化的滋养下,发扬了敢想、敢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闽南精神,不断创业、创新、创造,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支撑起泉州成为“中国品牌之都”的形象。目前全市拥有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704家、上市企业77家,数量居福建省首位、全国设区市前列;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项,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二;中国驰名商标105个,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驰名商标超百件的设区市。

   为进一步弘扬先进的企业品牌文化,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会上,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永春达埔彬达制香厂、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等泉州知名企业分享了品牌文化建设经验。紧接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范红作了《泉州品牌发展战略:城市与企业的互动与共赢》主题演讲,就闽南文化如何与发达的产业经济、品牌经济相结合,城市品牌如何与产业品牌互动等进行了探讨。会议同时表彰了泉州市“品牌发展战略”征文获奖者。

   一片涨海声中,刺桐古港再振创业雄风;手把品牌之旗,海西名城勇赴时代大潮。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泉州一直致力于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相信,在闽南文化的引领下,传承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人文品质,营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古老而又现代的泉州必将迎来里程碑意义的转型升级,勇往直前,向更加辉煌的彼岸,坚定不移远航,再续辉煌!

    精彩观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红:

    明确城市品牌定位,阐释推广地域文化

   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塑造有相似的地方,都需要设计品牌标识、明确品牌定位、实现品牌差异化、强化品牌视觉、进行品牌包装和传播。宣传城市品牌,点不能太多,要有所取舍,定位要清晰。英国牛津城专心做好保护古建筑和办好大学两件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城市。

   泉州号称“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路起点、世界宗教大观、中国著名侨乡、中国自主品牌之都”,在外人来看,历史文化名城、侨乡文化都不是泉州独有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以体验的东西不是特别多,但世界宗教大观很有吸引力,因为各种宗教的遗址保存得很好,泉州完全可以从这个点做文章,发展文化旅游,定位城市魅力。同时可以突出泉州“中国自主品牌之城”的定位,打造“企业博物馆”,形成线路,既可以打响企业品牌形象,又可以成为泉州旅游的新亮点。

   另外,城市形象可以与知名企业联合进行捆绑推介,泉州企业品牌很多,如果在传递自身品牌的同时,能够将城市品牌也传递出去,城市品牌影响力增加后,在人才等软环境的塑造上,对于企业品牌也会带来帮助。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大体通过三种方式来确立:亲身感受、口碑传播和媒体宣传。亲身感受是最重要最直观的,它包括了对景、对人、对事、对产品、对生活方式、对历史文化的感受。泉州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将文化与产品、产业结合,生产出有城市特色的产品,开发深度工业游线路,让人既能旅游,也能买产品,从而带动更多文化消费。这也是城市与企业的互动,将共同提升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诚初:

    闽南文化的精髓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支脉,从祖先的迁徙、到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再到远渡南洋谋生,这些重大活动都离不开“爱拼敢赢”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传承,正引领着整个闽南企业品牌的发展,并通过企业品牌的发展,把闽南文化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而爱拼敢赢的内涵是创新,闽南文化的精髓是创新。因为理念创新,不畏艰险,才敢去拼;因为策略创新,不走寻常路,才能够赢。泉州人钱再少也想当老板,这是闽南文化跟其他地域文化显而易见的差别。不断创业才是最好的守业,利郎的发展就是最好的验证。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行品牌经营才能促使企业持续成长。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加芽:

    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公司董事长林聪颖先生的办公室有一字画“企业诞生之日,就开始与死亡争夺时间”。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的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从拿到营业执照的第一天,其实就面临着什么时候会关门,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得到过许多荣誉,但那些都属于过去,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不断在品牌、产品、服务、管理上推进,才能不断地进步。同时要以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经营,努力去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有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延长企业的生命。因此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为男士提供高性价比的精工时尚服饰是九牧王坚定的使命。

    永春达埔彬达制香厂企业代表黄海峰:

    闻香是一种新闲修养

   香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来我公司参观香道表演时曾说过:“文化讲究慢,你一定要定下心来,然后慢慢欣赏,可以弥补高速社会匆忙之不足。科技是忙出来的,文化是闲出来的,而闻香是一种新闲的修养”。继喝茶品茗成为繁忙都市人调养身心的时尚之后,闻香、品香即将成为新的时尚。彬达以科技力量把握时代脉搏,诠释香道文化,并在传承中创新,通过创新工艺和产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品牌》2013年7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