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翻身做主:演而优则导
2013-08-22 16:15:17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3年,两个新导演在一年之内同时登顶,中国导演圈由此全面洗牌。这边赵薇凭借《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破5亿的票房领衔女性导演,另一边,徐峥凭借《人在囧途之泰囧》创下12.6亿票房,领衔中国的男性导演。

   至此,中国导演圈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状:票房最高的男女导演都是“演员”,都是凭借导演处女作一飞冲天。这是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界都很难出现也不曾出现的情况。即便在前些年的中国,新导演也99%都是打酱油的角色,可是现在选择了跨界的导演却能翻身做主。这对于观众和娱乐圈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跨界之风不仅仅在娱乐圈刮得迅猛,这股旋风在时下的任何行业任何品牌都渗透的“不亦乐乎”。

    适时而变

   作为演员,赵薇是幸运的,在出道之初就遇到了几部大红大紫的作品,且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是内地优秀女星的代言人、年轻人的偶像。而作为导演,她又是被幸运的,因为,一个演员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导演进行的是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艺术创作,同时,还要兼顾以理性为主、遵循市场规律办事的主体经营活动。与其他职业既有不同而又有所同的是,导演必须要基于对影视剧了解基础上的直觉思考与判断。似乎比起单纯做演员来,导演真的是“压力山大”。

   如果单独将商业诉求或是艺术上的某种高度理解,赵薇的“第一次”电影之梦,可以说不仅口碑还是票房赚得是盆满钵满,而且还在类型上兼顾了文艺的审美。

   因为,出身演员的她,更懂得换位思考,从深层次去理解一件事情。于是当角色转换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时,更有利于我从全局上把握电视剧的创作流程。“我对每一部戏从前期的剧本选择与修改、剧中服装、整体风格等各个环节都加以控制,加强与导演及其他演职人员的沟通。实际上还是没有脱离我的老本行,起到了‘总导演’的作用,自然处处渗透着我的现实主义理念。”赵薇说。

   这就像一个企业的成功转型,就是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

   比如,前些年在商业领域一直默默无闻的北京城乡贸易中心,一举“押宝”超市业态跳出自身擅长领域,凭借彻底的“跨界经营”,来了一次“咸鱼大翻身”。在业内人士眼中,北京城乡百货涉猎主业之外的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是商业企业在零售领域竞争加剧的过程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主动发声

   某种程度上讲,跳出本职走上导演之路看似“不务正业”,实际上这却是明星们对于自身要求提高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明星们在不一样的挑战中,还能从不同的视角找到全新的定位,让自己的表演能力也能得到调整与提高。

   区别于赵薇,很多时候,演员徐峥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提升自己,甚至于到了无戏可拍的囧途。“之所以当导演是因为大导演看不上他,他们都不找我演戏,我感觉我做演员很失败,那我只好自己来拍。”虽然此话语有几分自嘲成分,不过徐峥在拍摄《泰囧》之前,对自己确实有深刻的认识,“如果自己拍的话,我拍不出大导演那种对文化有承载的电影。我唯一的方法,就是类型片。因为我喜欢看喜剧,又演喜剧多,所以我选择喜剧类型。”

   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让徐峥感觉到当一个对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有着强烈自信的人,内心带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的人,必须主动去追求去寻找一种全新的有声力量。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转变也是如此。

   每一个优秀的品牌,都能准确地体现目标消费者的某种特征,但因为特征单一,往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多,尤其是当出现类似的竞争品牌,这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更为明显。一旦找到了一个互补性的品牌,那么,通过多个方面对目标群体特征的诠释,就可以形成整体的品牌印象,产生更具张力的品牌联想。互补性品牌之间,也更容易产生品牌联想。

   跨界营销让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创维及华帝。一个彩电品牌和一个厨卫品牌联手,共同投入巨资启动了“新农村影院工程”,双方的合作成功实现了1+1〉2。“新农村影院工程”分赴全国600个县4000个乡,为亿万农村居民放映电影,为创维和华帝在三四级市场奠定了品牌基础。此外,借两大品牌合作的机会,创维和华帝还进行了营销渠道的创新,试行了渠道共用。

   所以不难看出,不管是徐峥因为“没戏可演”才参与执导,还是赵薇为交一份满意的“硕士论文”而走上导演之路,即使只是为了自我挑战,对于许多优秀的演员来说,跨界是值得尝试的。

   因为,在中国玩跨界的从来不是专业的,创新者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门缝正在裂开,边界正在打开,传统的思维都可能被逐一击破。更便利、更关联、更全面的商业系统,正在逐一形成,世界开始先分后合,分的是那些大佬的家业;合的是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品牌》2013年7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