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特色农产品服务产业大跨越
访浦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廖学平
于剑锋 陈美英
突出特色 培育示范典型
“浦城桂花以丹桂著称,浦城桂花和薏米都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皆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廖学平满怀自豪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浦城局积极把薏米、桂花打造成为国家级第六批、第七批一类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制定实施方案,部门严格履职,发挥示范区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作用,有力地推动全县桂花、薏米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在基地建设的带动下,桂花和薏米两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良好发展:桂花年均培育桂苗2亿多株,居全国第一;薏米种植面积占福建省薏米产量的60%,以浦城县木樨园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薏米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达17家。
围绕标准 推动产业提质
灵芝是浦城县新“三宝”(薏米、桂花、灵芝草)之一。为解决浦城灵芝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廖学平表示,浦城局积极承担了全省首批农业产业化标准示范区项目——“原木赤灵芝标准综合体项目”的实施,经过三年努力,该项目被列为省地方标准示范,改变了原木赤灵芝既无国家标准又无地方标准现状。同时浦城局与仙芝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承担浦城原木灵芝菌种、浦城原木灵芝栽培技术规范等标准的编写,为规范灵芝生产及与国际标准接轨打下良好基础,实现灵芝生产基地、原料、加工等规范化,产量比以前提高了30%。2013年,又将经济循环利用薏米杆袋装灵芝标准化厂房示范栽培项目列入省级建设。
注重传承 做大做强产业
浦城油茶种植历史2300多年,80%的乡村都有种植油茶。廖学平向记者介绍,浦城局高度重视油茶、精米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全县播种面积76万亩,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20个,培育示范户一万户,现有水稻原料加工龙头企业20家。2011年,浦城县被国务院首次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示范县”表彰,捧回“天下粮仓金杯”。全县油茶新植和低改面积近20万亩。同时浦城局计划通过三年的标准化综合示范,推进万、千、百亩连片种植达到现代农业要求,打造高规格立体产业。
“为把浦城品牌名片传递八方,浦城局将做好经济‘助推器’,以‘标准引领’为强企之魂,进一步推动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助力县域经济再上新的台阶。”访谈接近尾声时,廖学平满怀信心地说。
《中国品牌》2014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