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手弄巧壶
——苏州陶雅苑“壶二代”严佳黎紫砂作品赏析
家族潜移默化
讲到童年趣事,严佳黎满眼笑意。她生长在紫砂世家,从7岁开始帮外婆搬运紫砂锅,10岁帮外公的陶缸场发货点数,12岁偷偷跟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她舅舅周汝平学习花盆制作工艺,16岁便可以为父亲亲手制作紫砂烟灰缸了……
为了让家族紫砂壶企业后继有人,她先后学习了经贸、日语及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以便日后开展紫砂外贸活动以及给家族企业生意规避风险。
打出一片天下
严佳黎认为,紫砂壶艺的创新,不是简单新元素的组合堆积,而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附加以艺术家现代的思维与灵感,这才是紫砂创作的灵魂之所在。
经过一番打拼,严佳黎目前是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苏州高新区有了自己的“陶雅苑紫砂艺术工作室”。
她从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日前,他利用参加“中国江西陶瓷紫砂工艺品博览会”的机会,向全国知名的陶瓷紫砂壶专家请教学习,潜心研究了像青花彩、粉彩等紫砂点彩相关知识。
作品引人注目
严佳黎创新改造的《倒把西施》壶,灵秀而古朴、精巧而大方。她说这样的改造是来自于对西施的理解。作为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应该拥有最光滑细腻的肌肤和身姿轻盈的美态。于是,严佳黎的倒把西施壶采用了薄坯,厚度仅为0.15cm;西施具有江南女子秀气温软的气质,于是严佳黎又将壶嘴、倒把、盖子等全部做缩小改进,最终的作品十分小巧、精致。
她喜欢素雅,其作品布置都是朴素风格。像《石扁壶》,麻布打底,配上那个枯树茗茶杯、古栅栏,让人想象在远离热闹城市的一个宁静小村,三俩好友小聚的闲适场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严佳黎虚心学习、与壶友切磋交流,不断地提高和改进着自己的制壶工艺。
《中国品牌》2014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