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随着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把质量提升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朝“向质量要资源、用质量保环境、靠质量实现全面发展”转变,才能为经济发展构筑起新的竞争优势。
□ 袁宏志
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是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保持经济高质量运行,贵在坚持好字当头、质量先行。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开展好“质量强市”活动。
一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建设质量强市,必须培育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及新兴品牌集群。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社会参与的原则,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培育自主品牌,以品牌为纽带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增强企业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使品牌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是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标准是企业乃至区域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鼓励并资助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技术制高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档次,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以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全市检验资源的配置,加快计量测试、质量安全检验和标准化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显著、专业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完备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检验基地,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和支撑。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建设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完善新产品开发、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渠道,改造落后装备和工艺,完善技术保障手段,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四是大力实施计量节能战略。切实做好能源计量服务及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发挥能源计量工作在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及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作用。
五是加强重点产品质量监管。落实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职责明确、法人首责、一票否决、有错必究”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企业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加大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点产品监管力度。突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生产。
六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业,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推动企业通过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提高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坚决淘汰不具备生产和经营条件、不能保证质量安全的食品企业。严厉打击制售伪劣食品、无证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感。
七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专项打假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深化区域质量整治,建立和完善行政辖区责任制等长效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齐抓共管,深入开展联合打假行动。
八是大力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夯实技术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功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法监管的需要。
(作者为内蒙古包头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