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圆
永春篾香,又名神香、卫生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它历史悠久,驰名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成为福建永春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它不仅香气自然宜人,用途也广泛,不论哪种类型的篾香,点燃后都具有避浊爽神、提神醒脑、降气散寒等有益身体健康的作用。同时,它对驱逐蚊虫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永春篾香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唐宋移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生产的手工艺产品,于明末清初,于泉州逐步引进内地并发展起来的。明清时,蒲氏家族逐步衰落,为了避难,他们分别移居至永春、德化、晋江等地。而永春的蒲氏后裔,将祖先传下来的制香手艺世代相传至今,并将之发扬光大。蒲氏家族所制香名繁多,有沉香、檀香、兰花香、奇楠香、时香、中草药香、工业香等等。从形态分主要有线香、篾香、袋香3种。线香即香料加黏合剂拌匀后,做成直条或圈形的香料。篾香是以细小的竹篾为骨,香料研成粉末后,把黏合剂涂上篾骨,然后,粘上香料粉做成的。香料一般涂在篾骨的2/3段,另外没涂的1/3,再彩上或紫或绿或红等颜色。篾香普通为一尺长(约33厘米),也有一尺六、二尺长的,最大的长达三尺。袋香则以布或绸缎做成各式袋子,再装入香料。此外,还有香珠、香钟、香蛇、香炉等其他品种。至上世纪40年代,永春蒲氏人家还到永春县五里街开设“蒲庆兰”香室,专门成批制作篾香,销往港澳地区及马来亚、印尼、越南等国。如今,永春五里街“蒲庆兰香室”仍保存香壶、碾槽等数代祖传的制作香料的器具。
如今,篾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制作工艺也逐步演变为纯手工操作到半手工半机械的状态,从原料的配制到制作的手法,再到产品的包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蒲氏家族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了科学方法,对原配方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中草药的用量,增加了香味的种类和成品的花色,使永春篾香的质量、外观都有很大提高。《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