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涪陵”绽放“质量金花”
——重庆涪陵用质量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纪实
本报记者 蒋维胜
涪陵榨菜闻名全国、远销海外,其品牌价值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居全国第一;太极集团傲立西部制药行业前沿,急支糖浆、藿香正气液等多个品牌居全国第一;三爱海陵气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9%,成为亚洲最大的气门生产商……位于渝东的江城涪陵,近年其工业经济现象颇值得关注。
一碟榨菜打响涪陵名片
说起涪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榨菜。涪陵榨菜如今已成为涪陵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传统支柱产业,其品牌价值高达132.93亿元。涪陵榨菜行业龙头企业、“乌江榨菜”品牌的拥有者——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将榨菜卖到了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产品畅销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全球知名连锁卖场及全国各大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
很难想象,在16年前,这家全国最大的榨菜加工企业曾一度濒临倒闭。
起初,该企业主要以手工作坊形式生产,年产量不过1万吨左右,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杂牌榨菜的冲击,到1999年,该企业负债高达1.75亿元。
2000年,涪陵榨菜集团迎来了从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工业发展的转折点。当时,得益于集团改制的机遇,原涪陵建筑陶瓷集团董事兼副总经理周斌全调任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周斌全带领集团班子深入考察国外腌制菜的工业化流程后,不惜重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大规模的提档升级,仅仅一年时间便扭亏为盈。此举更开创了榨菜产业走工业化道路的先河,引领产业发展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有了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涪陵榨菜集团很快占据了行业中遥遥领先的地位。但要将产品卖出价值,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涪陵榨菜集团给出的答案是——不遗余力地打造品牌。在涪陵区质监局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他们大力推行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率先取得了行业首个“中国名牌产品”、首个“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为宣传品牌,涪陵榨菜集团更是抛出了令人震惊的大手笔——花5000万元巨资在央视投放广告。“乌江榨菜”品牌由此名扬全国,涪陵榨菜集团也一步步做成了上市公司。
涪陵榨菜产业为涪陵及周边地区近50万农民带来了可观收入,带动了10多万人就业,成为了涪陵实现富民兴区的支柱产业。可以说,“乌江榨菜”成为了涪陵的“代言人”。涪陵,这座默默无闻的渝东江城也随着“乌江榨菜”的品牌传播而闻名全国。
“九朵金花”领跑经济发展
“涪陵榨菜”只是涪陵品牌建设的早期代表之一。上世纪90年代,涪陵党政领导班子就已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在“工业涪陵”的战略蓝图中,选择一批企业重点培育,打造出了涪陵卷烟厂、太极集团、朝华科技、娃哈哈涪陵公司、涪陵化工、涪陵榨菜集团、三爱海陵、金帝集团、东升铝业等9家品牌企业,这9家企业当时在重庆可谓家喻户晓,被称为“九朵金花”。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拥有“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桐君阁”3家上市公司的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将名牌战略贯穿到了科技、供应、生产、质量控制、销售、服务、广告宣传、企业文化建设、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
该企业精心设计商标,融入阴阳平衡、和谐共生、服务人类健康的理念,成为了首批中国驰名商标;在产品研发方面,建立“两处两院一所五中心”研发体系,与国内外15所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在物资供应方面,推行产地种植、产地收购、产新收购,建立甘肃天水半夏种植基地等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从根本上保证了药材质量;在生产方面,斥资超2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产品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在营销方面,注重售后服务与用户评价,建立了市场质量问题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在文化建设方面,一面坚持打造品牌文化,大力投入宣传,另一面积极反哺社会,第一时间捐赠产品到抗灾前线,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
正因为坚持这些措施,太极集团才由一个作坊式企业发展成西部制药行业龙头,形成坚不可摧的品牌,绽放出长盛不衰的“金花”。目前,该企业拥有1万家药房,全国独家生产品种50多个,国家专利120项,急支糖浆、藿香正气液、补肾益寿胶囊等年销售额逾亿元的产品15个。
三爱海陵股份有限公司同样由一度深陷困境发展成行业“巨无霸”。该企业领导班子提出“做精、做强、做大”和“不仅要做数量,更要做质量”的要求,推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按照严苛的要求维护生产环境,设立丰厚的质量管理奖励,其产品依靠过硬的质量迅速赢得市场,筑起坚实的品牌。如今,该企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气门生产商,气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9%,多次获一汽大众等客户好评。
作为陪伴着80后、90后成长的饮品品牌,“娃哈哈”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1994年,娃哈哈落户涪陵成立娃哈哈涪陵公司,立即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推行全员、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短短数年便跻身“重庆工业企业50强”。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从地方小磷肥厂起家,通过强化品牌优势,追求先进制造,坚持降本增效,实现了产销量和利润的快速提升。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该企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没有资源支撑的十强磷复肥企业。
重庆市东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最初缺乏技术、原料和资金的情况下,仍积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等,保障了企业10多年未出现过一次质量事故,其品牌深受客户信赖,与长安汽车等客户保持着密切合作。
川渝中烟重庆公司涪陵卷烟厂秉持着“战战兢兢抓质量”的精神,坚持严格质量控制,对重点品牌实行“每一支烟”严格把关,根据产品质量进行考核奖励,天子、娇子等品牌深受消费者欢迎。22年来,该企业纳税超300亿元。
此外,原来的涪陵金帝工业集团和涪陵建筑陶瓷股份公司也曾创下过辉煌历史。金帝集团产品远销欧美、韩国、西亚等地区。涪陵建筑陶瓷公司是三峡库区首家上市公司。
2000年前后,“九朵金花”拉动着涪陵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工业涪陵发展的中坚力量。“八五”期末先后8户企业进入重庆工业50强,其后数年,涪陵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名列重庆市各区(市)县前茅。
企业长存须靠品牌发力
时至今日,涪陵早期的“九朵金花”,除了涪陵建筑陶瓷公司因产能过剩原因及时退出并改制成立朝华科技集团,以及涪陵金帝集团因市场原因倒闭外,其他7朵“金花”至今长盛不衰,涪陵榨菜集团、太极集团、三爱海陵等企业更成为了行业巨头,引领着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些企业何以能经受住市场的大浪淘沙,立于不败之地?
采访中,涪陵榨菜集团、太极集团等企业的管理者普遍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追求长远发展,就必须保证产品质量,铸造企业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
“品质的提升,价值的提升,是企业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涪陵榨菜集团总经理赵平告诉记者,在经济新常态下,涪陵区委、区政府坚持以转型提质为中心,着力实施质量强区、技术标准和品牌涪陵战略,正为涪陵区企业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带来新的机遇。目前,该企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正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采用智能化设备,榨菜产业逐步由现代工业化向智能化迈进,企业必将大有可为。
经过10余年打造工业涪陵,建设品牌涪陵的历程,如今,涪陵已由培育“九朵金花”的“品牌洼地”发展成为拥有涪陵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清溪再生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园三大千亿级园区的“品牌孵化池”,六大百亿级产业链上“百花齐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品牌涪陵”的强势崛起,一个个“涪陵造”品牌将引领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