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专访陕西省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倾力打造高品质幸福之城
2015-11-17 09:33: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倾力打造高品质幸福之城

   ——专访陕西省安康市市长徐启方

    □ 姜  丹  本报记者  王  梅

   地处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市,过去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如今不仅有包茂、京昆、十天等多条高速大动脉在此交汇,而且相继将有6条高速在此建成,安康机场迁建项目也即将开工。今年上半年,安康经济增速位居陕西第一。

   曾经贫困的安康,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凤凰涅槃?他们又是在着力塑造一个怎样的城市?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安康市市长徐启方。

    面对记者提出的一系列疑问,徐启方建议我们到高新区看看。

    这一看,明白了市长的用意。

    生态建设打造健康新区

   碧草倚翠树,蓝天映绿湖,空气清新爽,宛在氧吧中。置身于安康高新区如诗如画般美景中,顿时让人心情格外舒畅,也让这次访谈变得轻松起来。徐启方边走边聊,“……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健康城市新区,城在绿中、绿在城中,既凸显安康青山绿水的特色,也为高新区凝聚人气、锻造发展加速器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

   “那么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安康又是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呢?”近距离走进正在崛起的高新现代新城,记者的好奇心更浓了。

   “这就是发展的内核所在了,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徐启方介绍说,“我们既要把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作为发挥生态优势的基础工程来抓;也要走出‘生态好就意味着发展慢、百姓穷’的误区。贫穷不是生态文明的注脚,如果不能让地方经济发展起来,让人民得到实惠,生态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2013年以来,安康市确定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立市,围绕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项目、产业、城镇化3大重点,统筹改革、民生、增长极培育3项工作。“限制开发,决不等于限制发展,产业是命脉。要引入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潜力大的高质量项目,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徐启方这样诠释高新区乃至该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安康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示范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全国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特困区,肩负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双重责任,我们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生态保护产业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走循环发展的路子,大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和产业,在发展新产业、打造新业态上下功夫,立足秦巴独特的自然禀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将丰富的自然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优势。”

    那么,安康的发展方式怎么转、经济结构怎么调?高新区落户的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呢?

    产城融合新格局

   带着一连串的问号,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的陕西华银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该企业生产的钒氮合金是国家863计划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属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环保总局鼓励推广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公司拥有自备矿山和选冶厂,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容量中频炉和清洁节能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能耗比同类产品节约30%以上,与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正在研发钒电池和宇航用高纯金属钒等高端产品。

   当记者还在为华银科技的低碳、节能、环保而惊叹之时,走进高新区占地46余公顷的安康国际天贸城,更着实让记者眼前为之一亮。

   国际天贸城由上海复星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并运营,由互联网履约中心、线上交易中心、线下展贸中心、智能物流中心、网商园配套服务中心和客运枢纽中心6大中心组成。项目汇集家居、建材、服装、小商品、五金机电、汽摩配件、秦巴特产7大门类商品,涵盖商品展贸、网商展贸、仓储加工、物流配送、自主创业、商务会展、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8大服务功能。它的建成,将成为陕鄂川渝交汇区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综合商贸物流大平台。

   “安康虽然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反过来讲,也有区位优势,有可能形成,也正在形成这一集中连片区域的交通枢纽,希望安康要发挥在整个秦巴山区的物流中心作用,在秦巴山区中心开花、开出大花、结出大果!”这是2014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安康慰问调研时给安康市提出的殷切希望。

   徐启方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的话为安康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他说:“近年来,我们以突破瓶颈制约和提升互通互联水平为重点,努力构建现代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大大增强了发展的保障能力。”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像天贸城这样的生态产业在高新区不在少数。近些年,高新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产业示范区目标,不仅突出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示范区,而且大手笔建设3大城市运动公园,有力推进现代城市新区建设,形成产城融合新格局。

    同频共振的“磁铁”

    如今的高新区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有人说,她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生态环保项目在此聚集。在这些高端项目的龙头带动下,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安康高新区自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其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30%以上,为该市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看来,调结构、转方式,“质量”作为了衡量的重要尺度。安康与国家生态发展理念同频共振,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项目,通过生态产业的提质增效升级,为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注入原动力。反过来,城市的整体升级又辐射带动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的提升,二者良性互动,形成产城融合,这也成为他们打造幸福之城,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的不竭源泉。

   而且安康正在倾力打造的“中国硒谷”这一“国字号”地域品牌,近年来他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举办的富硒产业推介会,和中国农科院合作推进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标准中心、检测中心、集散中心建设,目前该市初步建成富硒产品基地30万公顷,富硒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7家,产品达到132个,一改过去富硒产业规模小、商品散、品牌无、市场弱的状况。

   “我们要使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富硒产品成为安康最靓的名片,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谈到安康未来的发展,徐启方满怀期待地说:“安康将以打造秦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流中心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强化产业支撑、彰显文化魅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秦巴明珠’。”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