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 风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研发的“一扫通”软件运行近3个月来,很多下载“一扫通”软件的消费者发现,这个软件可以识读不同种类商品和服务信息的各类条形码和二维码,避免了在手机上安装多个识读软件的麻烦,并能实现一键购物。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一扫通”上线运行时介绍说,“一扫通”可以支持15种一维码和二维码码制的识别,可以实现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码、Ecode编码、快递单号的数据解析服务。目前,包括顺丰快递、EMS、中通圆通、茅台酒厂在内的近30家以消费品、快递服务为主的企业与该中心建成的中国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平台相链接。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项目组秘书处张旭解释说,Ecode是“Entitycode”的缩写。但这个缩写并没有代表Ecode 的全部含义,其全部含义是“Entity code forIOT”,即针对物联网的统一物品编码。
“一扫通”只是Ecode编码小试牛刀,Ecode编码不仅是“一扫通”的基础,也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基础。物联网要求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流中自动识别和自动感知人与物的信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标识和规范物联网标识体系已成为信息技术、互联网甚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张旭将物联网标识技术这一专业术语概括为:通过数字化的唯一编码来标识实体对象和虚拟对象,并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送、交换。他进一步解释道,没有Ecode编码,“一扫通”就难以实现。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物联网标识的统一性及物联网标识的标准化,提出我国物联网标识体系建设的3个基本原则,即统一标识、自主标准、广泛兼容。2010年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技术项目组成立以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项目组组长单位提出了我国自主的Ecode标识体系。
早在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标准委2010年批准成立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时,在其中的标识技术、安全和架构3个项目组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标识项目组组长单位,负责标识技术领域的标准制定与指导工作。2012年,国家发改委设立了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项目,并分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3类。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承担了《物联网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物联网标识体系等13项标准研制》并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的《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物联网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物联网标识体系等13项标准研制》是在自动识别技术网络、传感器网络以及M2M等异构系统并存的情况下,研究Ecode在不同载体中的存储统一格式要求和方法,以及Ecode标识解析方案,Ecode标识平台的接入要求和安全机制,以及Ecode标识体系物联网应用指南,最终形成的物联网标识体系系列13项国家标准。
《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了物联网标识编码管理体系架构,即基于Ecode编码的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子平台,实现Ecode编码的注册与分配管理、标识解析、搜索与发现服务、信息托管服务、信息安全与灾难备份服务、信息数据挖掘服务、中间件服务等功能,为Ecode标识体系提供应用支撑并在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食品安全追溯等领域开展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示范。Ecode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物联网标识解决方案,为公众打造了透明的产品信息服务。
Ecode并没有推翻现有的编码系统,而是使用Ecode中间件兼容现有编码系统,当现有编码系统升级改造时,可逐步过渡到统一的标识体系。对于新的应用系统,Ecode为应用系统的编码分配统一的标头,由应用系统的实际需求决定制定新的主体代码的编码规则还是采纳现有的编码标准。
Ecode是实现“一物一码、物物相联”的基础,是适应物联网中大规模使用的统一编码方案,不受应用领域、产品类型等的限制,可以满足单品级的产品追溯应用需求,提供安全可信的公众服务。
今年9月15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物联网基础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物联网标识体系等13项标准研制》中GB/T31866-2015《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国家标准;11月19日,《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在二维码中的存储》《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在一维码中的存储》《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在射频标签中的存储》《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在NFC中的储存》《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的注册与管理》5项国家标准通过国家标准审查,即将上报国家标准委发布,其他标准将于2016年底完成,13项国家标准将为我国物联网标识体系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