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苣荬菜
2016-08-17 09:27: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赵德升

苣荬菜,也叫苦菜、败酱菜、小蓟、苦苣菜,是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很广泛一种药食同源的苦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农村家里很穷,人和家里养的猪经常吃它,可以说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那些吃不饱的岁月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到200公斤,人的口粮都不够吃,家里养的猪更谈不上有什么饲料来源,所以春夏秋3季的苣荬菜自然成为猪的主要饲料。

那时候,早上上学前,起早到农田地里用15公斤的面袋割回一袋苣荬菜,下午放学后再割回一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除冬天不能割的季节外,一年到头总是周而复始这么做。为了生存,人也挑选一部分苣荬菜蘸酱和做菜团子吃,达到充饥解饿。

那时候,我们将苣荬菜割回家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土坯棚子里。有时储存得太多加上天气潮热,菜都蔫了,有时土坯棚子漏雨,菜烂掉了,心里就十分难受。

记得有一年伏天,母猪下犊季节不对,加上老吃苣荬菜没有奶,猪崽命悬一线。母亲看不下去,就选择其中瘦弱的小猪崽,用口袋送到1公里外的乱坟岗子,企图让其逃命。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母亲返回家不一会儿,猪崽随人的脚步声奇迹般地返回家,后来母亲再也没送它们走,结果一窝十几头猪崽全部饿死了。

后来,土地承包制打破了生产队大锅饭体制,使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以前凭票购买粮、油、肉及日用品的贫穷时代一去不复返。苣荬菜也就成了记忆中最难忘的味道。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