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一个时代的精神与风貌——读蒋梦麟《西潮》
2016-12-12 08:48: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艾里香

在当下这个时代,民国大师的形象和思想,仍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蒋梦麟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民国时期执掌北大时间最久的校长,是西南联大的缔造者。他的一生中,教育只是他从事过的一门职业,但谁也不否认他在近代教育史上创下的高峰。近期读蒋梦麟的《西潮》一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与风貌。

蒋梦麟以学者的冷静、赤子的热情,回忆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又剖析了历史风云的变幻,这些都包含着作者的深情。《西潮》甫一出版便引起轰动,在台湾被誉为青年人手一本的“人生教科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耀着他的晶莹的智慧,缀以隽永的妙语和幽默的讽刺,佳趣洋溢,而且发人深省。

蒋梦麟出身于浙江余姚的一个中产家庭,家乡的家族观念很强,各家族都编有族谱,村中事务实行家族自治,族中争端由族长在祠堂公开评断解决。书中写道:“仲裁者力求做得公平。自然,村中的舆论也是很重要因素,还有邻村的舆论的考虑。因此,争端多半在祠堂里得到公平的解决,大家用不到上衙门打官司。”由此可见,自宋以来的家族自治传统,在封闭的熟人社会的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大多数人了解蒋梦麟,还是因为他“北大校长”的特殊身份。蒋梦麟一生奉献给了成长中的北大,继承和发扬了蔡元培留下的遗产,使得北大成为今天的北大,却自称为“北大功狗”,不以“功臣”自居。书中,蒋梦麟也重点记述了自己在北大校长任上的经历。五四运动及之后十几年间的岁月,国家内忧外患纷起,时局动荡,蒋梦麟自己回忆道:“在那时候当大学校长真是伤透脑筋。政府只有偶然发点经费,往往一欠就是一二年。出了事时,不论在校内校外,校长都得负责。每次电话铃声一响,我就吓一跳。”这也是历史变幻中个人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

蒋梦麟试图将自己的经历和中国历史的进程,还有自己对中国乃至世界大势的思考,熔于一炉,在叙述中提炼自己的见解,从侧面刻画历史的走向。从近代史的角度看,他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风云,从西风东渐写到军阀纷立,从五四运动到抗战时期,蒋梦麟既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观察者,他以知识分子的热情和赤子之心关注着家国变化,又始终保持着学者独有的冷静。所以,胡适评价:“他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他对我们3个院长说,‘辞去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

此书章节穿插,一半是讲蒋梦麟自身的生活经历,一半却力图描摹中国近代以来“急剧的变化”,这种“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的写法,其题旨聚焦在蒋梦麟为本书的命名之中——他想说的是,他的半生和整个中国几十年来的动荡变化,都是由“西风东渐”而起,席卷中国的“西潮”导致了今日的局面。因此文章一开始就讲的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结尾又讲的是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所以说,这是一部不同于一般自传或回忆录的书。

这些一手的资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民国,远不同于教科书。这本蒋梦麟自传形式的著作,可以真正了解那个时代作为民族先觉的那批知识分子们的想法,了解他们在文化转型期的思想,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命运,如何为中国寻找出路。

读完全书,感受最深的是蒋梦麟的坚守,他相信文化的力量,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最可贵的是,他在战事还未曾结束的1942年,就已经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了日本和中国的异同,揭示了日本必败的结果。《西潮》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和人文风貌,民国大师们的音容笑貌,已经影响和继续影响着一代代人。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