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淮河民居水宅子
2018-10-25 10:39:08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熊西平

王岗是豫南固始县的全国文明村。他们恢复重建了一批典型的传统淮河民居——水宅子,特别引人注目。

民居多为片状分布,淮河民居却呈条状。淮河千里,水宅子格局基本相同。

水宅子构成自然村庄,有独立的,有相连的。水宅子大小不一,各具造型,或方、或卵、或梯形、或半月,但都只有些大意——规则了无自然之趣。垂柳和宅沟很搭,扶疏的枝叶掩映朱门明窗。

宅沟水清亮,鸭、鹅、红菱、水浮莲,悠然生长。白莲随处开,风里满是荷香。水里养着各色的鱼,一网撒下去,满兜的鲤红鲢白。宅边种棵栀子,或砌在花坛里,或干脆就种在一个旧缸里,花苞饱满翠绿,犹如玉簪。随手推开一扇门,桌上的清水碗里养着一把栀子花,满室馥郁,像城里人养百合。

宅沟宽窄不一,有两三丈的,有三五丈的,某一面水面则要开阔得多,是一口大水塘。也许是开挖水宅子时着意挖出的,也许水塘在先,水宅子特意临着那口塘选址,两下里的水汇成一体。水象征着财富,水宅子里的水面尽可能开阔些,那是主人的脸。

水宅子与外界有沟坝子相连。阔人家的大宅子,设有两个沟坝子。普通人家的沟坝子是土筑的,两边栽喜水植物,盘根错节防崩塌。富人家的宅沟坝子石扣石铺,石条规格统一,石面凿出水纹荡漾的图案。普通人家的沟坝子用木栅隔开,有防备力量的是狗。狗一咬,住户喊一声,外面便静下来。富人家的沟坝子上筑有砖石的“狗头门楼”,朱漆大门一关,哐地一声,跟外界就彻底隔开了。

每个水宅子都有水码头,石砌,一庹长。女人们蹲在水码头上,晃着双臂,洗衣、洗菜、淘米,哗哗哗,把快乐与能干挥洒出来。夏季,孩子们趴在码头上,洗澡取乐;男人们每天数次地站在码头上往光膀子上撩水、洗擦,笑呵呵地表达着满足。

水宅子跟水乡有很大区别。水乡是开放的,舟楫往来,四通八达,码头上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而水宅子是封闭的,靠沟坝子与外界陆路联通。

水宅子能成为淮河流域的民居典型,关键在于水。

淮河两边,河道纵横,库塘如镜,人称“中原水乡,水乡中原”。水的相对丰沛和相对有限,才使水宅子应运而生。

王岗村水宅子上新建的多是造型别致的两层小楼。沟外堤埂上,遍植树木,百年红柳蓊蓊郁郁,并肩的夫妻柳,让观者流连感叹。晴天丽日,有不少拍婚纱照的年轻人垂青这里。旧时的水宅子上,建筑多是土坯草顶的房院,大户人家才能建成青砖灰瓦院落紧凑的上等住宅。这样的上等住宅在淮安、扬州的老城区还有成片的完整保留,如周恩来故居、刘鹗故居、吴承恩故居。

选择水宅子作为居住方式,除了水的便利,还与以水御敌、安全防护有关。宅沟每年清淤,一条沟就是一道汤池,有的还配有寨墙,对付一般的土匪武装还是有效的。

淮河中上游最大的水宅子当数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一——安徽霍邱县的“李北圩子”,也因保护迟滞而多处颓屺。淮河南岸水宅子遗址随处可见,恢复重建的任务很重,王岗村走在了前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莳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