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全程监管促进中药产业链协同发展
2018-12-03 09:53:07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资料显示,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球90%的中药市场份额。这种现实让国内许多中医药支持者心里很不好受。但要让中国的中药走向世界,为中国中药正名,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对手太厉害,自家水平太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近期,《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组关于国内中药材市场现状的报道(《探问中药材质量》,分上、中、下3篇),让人们看到中药材市场之乱象。如果不下大力气对中国中药材市场进行彻底整治,任由乱象存在,莫说是向全球市场进军,国内市场恐怕也会渐失人心,萎缩凋敝。

中药产业链条分为种植养殖、流通贮存、加工炮制、处方使用4大环节,横跨一二三产业,涉及农林、市场监管、商务、中医药等多个政府部门,体系极为复杂。就目前情况看,各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矛盾众多,交错纠葛,整个产业市场有失灵危险。

种植是中药材行业的“第一车间”。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技术相对还较落后,经营管理较为粗放,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普遍,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也有损中医药的声誉。

以当归为例。作为主要用于补血、活血散寒的常用中药,中药学界公认以产于甘肃岷县的当归(即秦归)为地道药材。但市场上见到的不少号称秦归的产品,多非出自岷县。这种当归在人工种植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生长调节剂,一两年就可以长出来,而传统种植的当归需要5年以上。“催”出来的当归看上去粗大有分量,但药效却很差。

在种植过程中,一些药农滥施化肥农药,使许多中药材出现农残超标,这会严重影响药效,甚至产生其他毒副作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药品市场共查封不合格药品4000多批次,其中不合格中药材占比达到64%。不合格的原因中,性状、有关物质、二氧化硫残留、重金属、浸出物等多项指标均与农残有关。

种植环节出现诸多问题,与当前种植管理方式落后直接相关。中药材本就与一般农作物不同,在管理上也应有所区别。但农业部门只用一般农产品管理方式对待中药材,药监部门则不具备监管药材种养的法定职权和专业能力。在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下,这种部门职责缝隙的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致使产地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等问题加重,扰乱了中药材生长规律,使中药药性药效大为降低。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这是著名中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店训。由此可见炮制工艺对于中药的重要性。中药炮制古来最讲究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不过,现代中医药领域对炮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少,这就使得炮制法缺乏标准规范,不仅限制了该工艺的应用范围,也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提高。

既然缺少规范,现实中不依法炮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何首乌是临床常用中药,历代以黑豆为辅料炮制,讲究煮熟、煮透。但现在药商蒸制何首乌很少能达到九蒸九晒的要求,人为减少了蒸制时间。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的炮制工艺须经过多道工序,是附子减毒的重要环节,但产地农户在附子漂洗过程中,为了防止减重,漂洗次数严重缩水。至于基于不同地域及传统而形成不同的炮制工艺,并因此导致中药饮片质量判别存在差异的问题,就更多也更乱了。

在种植、炮制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或有无意之失,亦有有情可原之处,但在流通环节出现掺假售假问题,则多属有意为之,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罪无可赦。今年5月份,央视曝光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覆盆子、元胡等药材掺假售假问题,揭开了中药材流通市场乱象一角。

据报道,主打益肾、止血功效的覆盆子虽为常见中药,但不同产品市场价格却相差巨大。从10元/千克的低档货到200元/千克的高端品都有。如此大的价差,让一些商家看到了投机的空间:有的药商往价格贵的药里掺进便宜的低端货、次品,有的往里掺无法保证药效的药渣、药沫,更有甚者掺入山莓、树莓等假货。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中药材以假乱真,绝非市场个案,涉及药材种类很多,而造假者也并非只是小商贩、小厂家,一些知名药企也干这种勾当。

有句广告语叫做“药材好,药才好”。同样地,药材不好,由其制成的中成药就好不了。质量差甚至不合格的药品大量流入市场,会带来多大的社会危害,想想就觉得可怕。中药材市场乱象频仍,需要一剂猛药治一治了。

怎么治?既要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也要注重源头治理,抓好各环节质量管控。要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让有资质的企业经营种苗,扩大产地趁鲜加工的品种范围,建立更为完善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炮制标准。同时,加强事中监管、事后追惩,形成全程监管,并促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力的模式。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