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效显著 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行政违法案件4.4万件

中国质量报
2025-04-28 11:24:35

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效显著

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行政违法案件4.4万件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4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有关情况。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白清元在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为迎接4月26日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报告》。《报告》从7个方面梳理了2024年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强化政策引领和工作协同,全面优化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机制,全方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二是法规制度更加健全。适应发展需要,回应社会关切,制修订一批法规规章,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提升保护效能。三是行政执法持续加强。聚焦互联网、民生、版权等重点领域,农资、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出口、寄递、商标专利申请代理等重点环节,持续开展整治行动,更好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权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商标、专利等领域行政违法案件4.4万件,涉案金额11.29亿元,移送司法机关1311件。四是司法保护务实开展。深入推进“昆仑2024”等专项行动,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持续加大对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刑事打击力度。2024年,检察机关批捕假冒伪劣商品犯罪15197人,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9.41万件。五是监管服务全面优化。强化信用监管,持续提升市场整体信用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不断丰富调解模式;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帮助经营主体合规经营。六是宣传引导注重实效。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发布典型案例,全领域、全链条展示监管执法成效;大力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营造打击侵权假冒的良好社会氛围。七是国际合作有力推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入开展跨国知识产权执法联合行动,构建互利共赢的执法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白清元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一直把民生领域的监管执法作为重中之重。完善重点民生领域监管制度,修订实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发布《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办通用指南》《食品安全执法办案指南(一)》和两批共95个《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强化重点民生领域执法,对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羊绒衫虚标含量等案件挂牌督办;将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等重点产品纳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联合开展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积极推动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深入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严厉打击民生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更好守护老百姓衣食住行安全。

在回答媒体有关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提问时,白清元表示,市场监管总局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强行政执法,努力提升打击侵权假冒能力和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为加强监管执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强化行政执法,强化全国“一盘棋”执法联动;深化重点治理,去年组织开展侵权假冒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销毁侵权假冒服装鞋帽、食品药品、化妆品等200多个品种3300吨货物,组织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共销毁“特供酒”13.2万瓶,包材9.2万件(套)。

在优化网络购物环境方面,白清元指出,针对网上售假、侵权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方面,强化制度供给,适应网络购物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及时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了执法依据,完善执法举措,规范了交易行为。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牵头开展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共查处涉网案件3.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381件,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8.7万条、责令整改网站1.7万个次、提请关闭网站2619个次。同时,还着力优化行政指导,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更好地维护网络交易秩序。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