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2013-11-18 09:39:1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申宪夫

   由于连续两年实行收储政策,国家将棉花经营的主体锁定在新体制企业。但从2012棉花年度来看,新体制企业无不倍受煎熬,承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在夹缝中求生存,棉花加工企业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传、帮、代”等方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生产自救,走好国家储备这个唯一出路。但也为今后的棉花出库和纺织企业使用埋下隐患,对十分脆弱的棉花检验体制和储备体制改革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现状与问题

   一是跨地区、跨省市收购籽棉。据悉,2012棉花年度,棉企基本全部走了出去,收购的籽棉产地遍布全国各棉花主产区,山东省内棉花输出地有东营、济宁、潍坊、青岛、德州、滨州;省外主要有新疆、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天津等地;本地棉花尽管长度指标达不到收储标准,仍有大量棉花流入湖北、江苏、河北等地。异地收购籽棉严重干扰了当地棉花市场秩序;同时,由于这些棉花产地土壤、气候差异较大,棉花品质也各有千秋。如新疆棉平均到厂价9.2元/千克,品级、长度、马值等指标都不错,但杂质稍高,且路途遥远,风险比较大;长江流域棉花平均到厂价9.0元/千克。长度不错,但回潮率过高,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棉花拉回来后,如果按照“四分”的要求单独加工,是赔钱的。

   二是调和加工,生产调和棉。2012年8月,棉花成熟的关键时期,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的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强台风侵袭,导致这些地区棉企在9月份开秤后收到的地产棉长度级90%在27毫米以下。为了顺利交储,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几乎所有棉企都采取了调和加工的办法,3、4、5级棉花调和加工;本地、外地籽棉调和加工。各种棉花调和的比例有技巧。调和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远期效益,因为在这些地区毕竟是本地棉花多,外来棉花少,长度好的少,长度差的多,棉企必须充分利用外来籽棉来消化当地棉花。

   三是近几年轧花机械不断更新升级,提高了台时产量,皮棉质量反而下降。为了满足快收、快加、快交储,降低利息,提高经济效益之需求,棉企更新改造设备的积极性很高,128、139、151、161、168等高速轧花机械以及地坑式、厢式喂花设备供不应求。这些设备的推广与应用大大提高了棉企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其交储需求。但棉企普遍有意降低籽棉清理和皮棉清理效果,致使皮棉轧工质量大打折扣,不仅叶屑、铃壳、不孕籽清排不干净,而且由推土机改造的推棉、抓棉机械的碾压又新增了破籽、带纤维籽屑。加之个别棉企掺入机采棉进行加工,造成皮棉轧工质量差,疵点增多,杂质含量居高不下。

   四是对于检验数据的使用处于失控状态,棉企可以随心所欲,公检结果与棉包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码单(条码)重量与入库时现场称重重量严重不符,这种情况在入库公检中屡见不鲜。棉布包装的包装布唛头都是供应商刷好的,仅留下批号的后几位和包号、重量、质量标识由棉花加工厂填空。棉包从生产线下来后,加工厂并不立即把批号、包号、重量、质量标识补齐,而是在检验结果出来后,装车前根据组批结果依次刷唛,并不进行挑包整理,造成条码与棉包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有意混淆,同时也大大节约组批成本,就算老板不要求这么做,工人也会自发这么做的。塑料包装的更简单,不干胶可以随意粘贴和撕毁。

    原因分析

   这些经营模式在棉企迅速蔓延,大行其道,甚至今后还会以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出现,治理起来仅凭纤检机构的执法监督很难奏效。首先,这些行为在各个棉花主产区棉花加工行业普遍存在,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不同执法人员对问题性质的判定与行政执法力度极不平衡,一个孤立的地区不可能独善其身,成为一片净土。况且当前基层纤检机构普遍存在重公检,轻监督的现象,这些经营模式正迎合了纤检机构拼命增加检验量的胃口。其次,这些行为都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操作很方便,更何况称重、回潮率检验、扦样等如此重要的检验程序在完全失控的状态下交给企业自行完成。

   追根求源,要治理棉花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保护农、工、商等各方长远利益,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依靠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当前重点是从改革收储体制和检验体制入手。

    对策与建议

    (一)改革棉花收储体制

   1.完善国家储备政策,促进棉花产业发展。棉花储备要形成长效机制,但长效机制不等于年年都要收储,对于收储机制的启动以及收储范围的界定反应要迅速,决策要及时,充分发挥国家棉花储备政策应有的作用。当棉花生产过剩时把过剩的棉花储备起来,在歉收时抛储,来稳定棉花市场,避免大起大落。

   2.实行市场化运作,把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收储、抛储价格应遵循价值规律,随行就市,参考国际棉价。收储主体也要市场化,不搞垄断,符合条件的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物流企业均可在公平的环境中开展此项业务,其利润来自贱买贵卖,自负盈亏,自行承担风险,不能赚了钱装自己腰包,亏了把包袱甩给银行和国家。

   3.完善价格预警机制,调节棉花种植面积。棉花是经济作物,棉花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是市场在正常发挥其调节作用。但我们可以认识并利用价值规律,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分析,及时发布准确的棉花指导价格,来引导棉农合理安排棉花种植面积,规避市场风险。

   4、提高收储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棉花质量。利用市场的功能,解决执法手段解决不了的难题。通过提高收储棉花质量标准,来拒绝在棉花加工过程中的粗制滥造、浪费资源的行为,倒逼棉花加工厂提高加工质量和收购质量,提高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中执行国家标准,实行“四分”的积极性,解决执法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改革检验体制

   1.尽快取消产地仪器化逐包检验。从统计技术和抽样技术的层面考虑,把全部产品都进行检验是不必要的,何况是第三方检验。从纤检机构的条件来看,如检验人员素质、检验设备、检验环境等方面,逐包检验根本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和时效。应实行委托检验和抽样检验。期货、国储、电子撮合、纺织等企业有需求时则检,无需求不检,不做无用功。交易双方签订购销合同以后,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均可委托纤检机构进行公证检验,检验、取样地点一般应在交割仓库或纺织企业仓库,不给做假者留余地。检验工作由纤检机构独立完成,同时对棉企在交易中履行质量义务的情况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启动执法程序;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没有必要进行逐包检验。

   2.把检验的权力和义务还给企业。作为生产者棉花加工企业完全有义务对自己生产的棉花进行检验,出具检验证书,并按照此结果标注耐久性标识。而且交易时还得标识齐全、货证同行,如货证不符、标实不符由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自行承担质量义务,政府监管部门做好监管就是了。纺织厂也有权对其采购的棉花进行检验,以方便结价、使用。公证检验结果不能强加于纺织厂配棉。纺织厂不可能用公检数据来配棉,在买方市场的时候,纺织厂也不会用以结价。

   3.取消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证管理,把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管不了、不该管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做。要么不管,要么质保能力合格的企业全部发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彻底解决“想收棉花的没有资质,有资质的不收棉花”的矛盾。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10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