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建立诚信为何如此之难
2013-04-11 09:51: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林圭

    人人都渴望诚信,厌恶欺骗,但是,为什么欺骗仍然不断呢?有趣的研究发现,人类天生就会说谎和欺骗。有学者戏谑地说,自从亚当因为毒蛇的谎言而偷吃了禁果之后,谎言就成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不过科学研究也发现,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看,欺骗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从病毒表层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欺骗到昆虫的体态,欺骗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的生存本领。而历史学家也认为,欺骗甚至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有时候,它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因为在历史上,大部分的统治都是建立在一个弥天大谎的基础之上。例如,在古代,一个统治者只需打出“奉天承运,君权神授”的旗号,就能使百姓相信其政权的合法性。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谎言,但非常有效。同样,他的反对者要做的是证明这是一个谎言,并且提出一个新的谎言去替代他,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统治者的谎言在不断地变化、升级,识假者水平和觉悟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也是在欺骗与反欺骗、造假与识假的斗争博弈中不断前进的。

    欺骗和说谎都是罪恶的行为吗?实际上,对谎言的评价,既有道德标准,也有功利主义的标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并且,人类的复杂性正在于此。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其作品《最后一片枯叶》中,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透过病房的窗子,病人可以看到风中摇曳的树木。枯叶一片片地落下去,病人将残存的枯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象征。她想,当最后一片枯叶飘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老画家得知此事后,便在连接树枝的墙上画下一片叶子。正是这片欺骗她的假树叶,从而延长了她的生命,让她感受到了生命中更多美好的东西。

    德国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他向459个孩子提问:“谎言是坏的吗?”其中159人回答是坏的,187人否定这一点,而其他113人认为,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场合来断定谎言是好是坏。这位心理学家分析,许多孩子不认同谎言是坏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将说谎认定为生活技能问题,而不是伦理道德问题。即使有些孩子认为谎言是坏的,也不是基于伦理的考虑,而是认为说谎的人是生活的弱者、可怜虫。

    西方的很多研究者认为,谎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通过说谎保护自己,而谎言的接受者并没有察觉到每个谎言,因此,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和谐有序地发展。保罗·埃克曼博士认为:“说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性,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正确理解说谎现象。有时候,善意的说谎是必要的。”

    就象夸赞女人一样,善意的欺骗或谎言导致了美丽的结果,这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并不算虚伪。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形象,获得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如果欺骗和谎言导致了伤害与恶果,那就是罪过。当今纯粹利己主义的谎言与欺骗,导致了很多社会恶果,比如产品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等等。因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识别谎言的能力,这是人性的自我斗争,是善与恶的较量。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年2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