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公车采购什么车要看“一把手”态度
2013-07-05 15:50: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伍羽

    政府官员所乘坐的公车选取本国车是国际惯例,但在时下的中国却恰恰相反,错误的观念支撑着这一事实。但如果一把手改变态度,做好榜样,那将给自主品牌巨大支持。

    今年两会期间,“公车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之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等自主品牌车企的领军人物,作为人大代表是否与相关政府官员讨论了此事,不得而知。但整个汽车行业,无论是车企还是媒体甚至是行业协会,都非常关注这一热点话题。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与一年前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入选车型首次全部是自主品牌车型有关。事情已过去一年时间,具体执行情况如何,社会各界总得讨论讨论。二是两会前包括宁夏、湖南、甘肃、新疆等多个省级党委政府出台文件规定:领导人换乘公务用车,需选择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同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还专门组织召开了自主品牌专场推介会,也再一次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有自主造车能力且有本国品牌汽车的国家,在公车使用上均是采购本国品牌汽车,这是国际惯例。但在我国,公车采购外国品牌汽车却已是长期以来的习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直白地说,“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很丢脸”。

    是的,面子问题已成为阻碍公车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最大难题。以往,他们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归结于自主品牌汽车过多的小毛病,即质量问题。而现如今,自主品牌汽车质量水平提升很多,部分车型已完全可以与合资品牌相媲美。面子,成了官员们的唯一心结。官员好面子,导致老百姓也讲究面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面子”文化。

    对此,《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道:“印度总统只坐印度车,档次相当于中国夏利;中国官员不坐中国车,奥迪A4都嫌配置低。自主品牌优先是国际通例,严禁权力挥霍是政治文明准则,不用讲中国特色。官员少些体面,国家长些脸面。”

    很显然,政府官员作为人民公仆,其全部收入都来自于人民大众的税收,其抛开自己国家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去使用,而选择外国品牌汽车,那才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儿,是真正的没面子!

    中国官场历来讲究的是向上看,以上级为榜样,上梁不正则下梁歪。建国初,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当“井冈山”、“红旗”等汽车造出来后,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现在看来的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但他们都要带头乘坐。在那时,坐自己国家的汽车,是一种时尚。

    也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时尚观念开始被颠覆了,且这些年来渐行渐远。2010年前,公车采购中,外国品牌汽车的比例超过90%以上。这样的数据和事实想必得到了世界各国官员的“尊重”,他们一定都十分“佩服”中国官员的“无私”。

    错误观念不应再继续下去,该是正确观念该回归的时候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各级政府一把手的态度,将加速正确观念的回归。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年4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