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颖
水作为生命之源,日常饮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来水通过净水器过滤后直接饮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由此带起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标准缺失和消费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相当一部分打着健康旗号的净水器产品,实际上正成为隐形的健康“杀手”。
6月12日,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在电器卖场以9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某品牌净水器,安装使用后发现不但没有净水效果,水里面还有杂质。然而经过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多次维修后,净水器仍然不“净水”。最后,工作人员称,可能是滤芯出现了问题,但由于王先生购买的净水器已过换货期,所以不能更换产品,只能继续维修。
对此,《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出消费警示,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净水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购买净水器一定要理性消费慎重选购,切莫进入消费盲区。
正确选择净水器
消费者选择净水产品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被市场上各种概念迷惑,先搞清楚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差别。
一般所说的净水器,通常就是安装在橱柜下,把自来水过滤成饮用水,任何家庭都可以安装。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选择可信赖的大品牌。大品牌在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和售后服务上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即使是出现了行业性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品牌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反应速度上也更快。
第二,要看由中国卫生部测试颁发的“中国涉水产品认证”,这是一款合格的净水产品必须拿到的通行证。另外进口净水器可能会获得一些国际认证,比如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的认证,这也是质量过硬的有力证明。
第三,不要盲目轻信商家的广告宣传,要注意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材质,特别是净水器的滤芯,不要受广告的误导,最好选择售后服务较完善的产品,同时也应掌握一定的维护常识。
第四,消费者一旦发现净水器出现问题,切不可“凑合”使用,因为这样可能造成健康隐患,发生纠纷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帮助。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