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鸣: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来抓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0-11-19 17:12:14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11月17日,2020第三届中国质量合势峰会暨高质量驱动双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成功举办。本届峰会由中国质量报刊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中国质量新闻网、人民在线承办,以“合力高质量发展 聚势双循环经济”为主题。峰会上,国家粮食局原副局长徐鸣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应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来抓。

国家粮食局原副局长徐鸣发表主题演讲

他表示,数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目前,全球有超过8亿人口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为满足人口增长需求,到2050年,全球粮食生产平均每年需要增长60%,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去年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保障充足、安全。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需要高度关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源约束问题。我国以全球9%的耕地面积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二是大豆对外依赖。我国主粮储备充足,但大豆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量约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85%,如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进口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粮食危机。徐鸣强调,用于产粮的耕地是不可贸易的,淡水也无法大量进口,在当前我国粮食的紧平衡状态下,必须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抓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努力增加供给的同时,杜绝浪费,大力推进爱粮节粮。

徐鸣表示,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农药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重金属污染和滥用抗生素等方面。徐鸣总结了三个关键:一是对食品安全违法者必出重典,严厉打击食品质量犯罪,由老百姓“谈吃色变”变成违法分子“造假色变”,让百姓吃得放心;二是实施全链条监管、全过程控制。要针对“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每个环节的特点建立全链条的监管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三是大力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文明水平。

徐鸣表示,营养安全是食品安全的特殊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评估结果表明,食品营养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占13%,仅次于遗传因素的15%,高于医疗因素的8%。目前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安全问题重视都不足。供给侧,存在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问题和盲目把各种原料简单混合加工导致营养过剩问题;需求侧,相当一部分人群对合理膳食、食物营养搭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肥胖人群增多和三高问题。

最后,徐鸣建议,应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建立食品营养安全指标体系,推动食品企业由“保供”向“优供”转变,引导消费者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责任编辑: 闫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