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论文>>
警惕日常消费中的质量“黑洞”
2004-03-05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早产奶”背后的秘密

刚刚出厂的发酵乳饮料,赫然印着6天后的生产日期,这是一家知名乳业品牌爆出的新闻。在还原奶、无抗奶、特浓奶等概念让消费者感到云山雾罩的同时,“早产奶”又让大家对奶制品的质量打上一个重重的问号,想像不出背后还会有多少猫腻没有暴露出来。
类似“早产奶”之类的奇闻怪事却接连不断,无疑是对中国乳业健康发展的致命一击。
正如此次3.15的主题“诚信·维权”所揭示的,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尊重永远都是相互的。一旦消费者产生了企业“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印象,就会进而产生出更多的联想与怀疑,譬如产品的香浓口感是否因为添加了香料,譬如企业公布的业绩是否有泡沫化的存在。所有这些,都会最终阻碍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

小心修车有猫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家庭,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修理投诉的日益增多。近日,业内人士披露了一些黑心汽车维修厂宰客的内幕——

猫腻一:无中生有
车主只要将车一开进维修厂,就等于把生意白白送给人家。面对送上门的“生意”,就算一些没什么毛病的汽车,维修工也会把毛病吹得跟“气球”那么大,天生胆小的车主,只好乖乖地掏腰包了。

猫腻二:小题大做
将车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是不少违规维修厂惯用的伎俩。有的车只是垫圈坏了,往往被说成是离合器坏了的事屡见不鲜。一个本来几十元就能修理的小毛病,车主可能为此花费几百元。
猫腻三:以次充好
维修厂将价高质次的零件当作好的零件安装是常有的问题,有的价格甚至一翻好几倍。据业内人士介绍,换汽车制动片最容易鱼目混珠。特别是欧美进口车原装的制动片,售价一般都比较高,而国产及东南亚地区出产的制动片价格便宜,有些修车铺便用它们冒充进口货。
猫腻四:偷梁换柱
维修厂某些素质差的维修工,趁夜晚将维修站里大修车辆的零件偷偷给换下来,他们将换下的零件或私吞或倒卖。如果遇到有嫌新件贵的司机,维修工便趁机将换下的旧件卖给他,收取的费用自然落入自己的腰包。
针对维修业存在的这些猫腻,在此提醒广大车主,修车要到正规的修理厂去修,在选择汽车修理厂时,别忘了看看它的营业执照和交管部门颁发的技术审查合格证书。如果你有时间,修车时最好在车旁边守着,看着别人修或换零件,维修时也要不懂装懂,千万不要将车放在维修厂较长时间,甚至过夜,以防零件被换。

“入木三分”选板材

不少家庭装修时,虽然百般小心,还是上了当,尤其是在使用人造板材时,外表看似平整干净的大芯板,可是一锯开,里面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发黑的枯木、朽木或是有很多大缝隙。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板材时应避免几个消费误区。
“切边整齐光滑的板材一定不错”。这种说法不对,其实越是这样的板材消费者越得小心。切边是机器锯开时产生的,好的板材一般并不需要“再加工”,往往有不少毛茬儿。可是质量有问题的板材因其内部尽是空心、黑心,所以加工者会“着意打扮”“入木三分”选板材

不少家庭装修时,虽然百般小心,还是上了当,尤其是在使用人造板材时,外表看似平整干净的大芯板,可是一锯开,里面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发黑的枯木、朽木或是有很多大缝隙。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板材时应避免几个消费误区。
“切边整齐光滑的板材一定不错”。这种说法不对,其实越是这样的板材消费者越得小心。切边是机器锯开时产生的,好的板材一般并不需要“再加工”,往往有不少毛茬儿。可是质量有问题的板材因其内部尽是空心、黑心,所以加工者会“着意打扮”它,在切边处再贴上一道“好看的”木料,并且打磨光滑齐整,以迷惑消费者,所以一定不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谁好谁坏。
“‘3A级’是最好的”。其实,国家标准中根本没有“3A级”,不过是企业的个人行为,无法保证其质量。目前市场上已经不允许出现该字样,检测合格的木材会标有“优等品”、“一等品”及“合格品”。
“板材越重越好”。板材不像实木家具,越重越结实,内行人买板材一看烘干度,二看拼接。干燥度好的板材相对很轻,而且不会出现裂纹,很平整。对于外行的消费者来说,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到可靠的建材市场,购买一些知名品牌的板材。

绵羊绒虚标山羊绒

按照行业惯例,只有山羊绒才可标称为羊绒,但目前市场上一些产品把价格低于山羊绒很多的绵羊绒也笼统地称为羊绒,给消费者的选购带来不小的麻烦。
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孔丽萍表示,国家标准中对羊绒的标准制定是按山羊绒制定的,因此如果把绵羊绒也标称为羊绒,在检测指标上肯定是不合格的。
中国商业联合会针棉织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在29个羊毛裤样本中有14个标签标注的纤维成分或含量与实测结果不符,12个羊绒混纺裤样本中有11个标注与实测不符。对此,消协提醒,对于标价仅为二三百元,但羊绒含量标注高达百分之五六十,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产品,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
此外还有将纤维种类标错或不标化纤只标羊毛,如将锦纶标成涤纶,将羊毛标称为国家标准中没有定义的绵羊绒,将锦氨或涤氨包芯丝纤维统称为氨纶,以其他化纤充当羊绒纤维或羊毛纤维等。

洗涤业也该“清洗”了
               
春节过后乍暖还寒,洗涤业反其道“热”了起来,街头巷尾的干洗店生意也转入旺季。但在火爆的生意背后,却是消费者对洗涤业投诉量的不断攀升。据一些地方消费者协会对春节期间投诉的统计分析,洗涤业正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洗涤业到了“清洗”自身污垢的时候了。
据了解,前几年洗涤业20%左右的利润率让许多人垂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摊设点抢占市场。洗衣店“遍地开花”,这些店大多规模不大,管理粗放,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为获取利润,商家就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有的采取部分干洗、部分水洗;有的干脆将本该干洗的衣服擅自改成水洗,衣服缩水、变形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将多件衣服混洗,导致串色、脱色;使用劣质洗涤剂,使清洗过的皮衣发硬、板结、产生斑块色差;洗衣店在洗前不履行告知义务,不认真核查衣服的状况,出现问题,将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
类似的消费纠纷屡见不鲜,不少消费者在把贵重衣物送交干洗店干洗时,并未出示购物凭证,且只按普通衣物付服务费,一旦出现问题,索赔不成,只能吃哑巴亏。对此,消协提醒:一是购买衣物时一定要索取发票,以备索赔时有据可查;二是干洗贵重衣物时,一定要与经营者约定衣物价值,以便索赔时有理可辩;三是取货时一定要当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