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是群众生活质量、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障质量,保国安民,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创新思路,转变职能,全力打造服务型质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和社会对质监的期待。
简单地说,转变职能是将“无限责任”行政变为“有限责任”行政,将“全能型”行政变为“效能型”行政,将“管制型”行政变为“服务型”行政。但职能的转变,不是为了转变而转变,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工作形式上的有所转变,应从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出发,努力朝着服务型质监的方向去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实现有效监督,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从“一管就死,一松就乱”的怪圈中走出来,积极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质监职能的准确定位,是需要深思的一个重要而长期的课题。
创建服务型质监,决不是放弃原则,退出监督;创建服务型质监,是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这里需要正确理解行政执法与服务社会的关系。行政执法与服务社会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对立。行政执法是监督与管理的形式,更是高层次、广范畴的服务形式。质监部门既要严厉打击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又要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就是维护和服务群众的表现,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表现。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企业的富有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是构建服务型质监的核心。以企业为中心开展服务,创建新型“质企”关系,在服务中体现“执政为民”,延伸服务平台,扩大服务内涵,全力打造企业欢迎、群众依赖、社会赞誉的服务型质监,是社会的需要,群众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