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蓬莱质监局:调研论证标准战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06-11-27 08:22: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十五”以来,蓬莱的标准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已建成4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葡萄栽培技术规程》蓬莱地方标准荣获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获奖地方标准;全国和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先后在蓬召开;央视等主流媒体7次总结推广蓬莱经验,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消灭无标准生产先进市、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市等称号。近日,围绕蓬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蓬莱质监局全面梳理总结“十五”标准示范推广成效,认为实施标准战略既是蓬莱“十五”标准化发展成就的推动使然,更是“十一五”标准化发展形势三个方面要求的必然。

   一是实施标准战略是应对国际标准化发展新趋势,破除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标准,是把“双刃剑”。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全球化”进行技术垄断,利用标准和合格评定提高进口产品准入门槛,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举措。我国DVD制造业“1美元利润”的尴尬境地,便源于日本DVD专利技术与国际标准的完美结合,导致这一产业无法承担巨额专业费而垮掉。国际竞争中,专利是技术的“保护伞”,融入技术专利的标准,则是占据产业链条最上端,赚取超额利润的“法宝”。专利影响的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而标准则影响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和地区。从欧盟CR法案、《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到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以及最近日本SK-II化妆品被检出含有重金属、阳澄湖大闸蟹台湾禁售等事件,都凸显出标准之“利”。某种意义看,标准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意志。

   二是实施标准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是中心环节,要依靠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而标准化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任何科技创新成果要实现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在创新研究过程的中、后期就开展标准研究,以保证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成熟,进入产业化阶段时,规范大批量生产的标准也相应出台。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可,谁就掌握了产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和市场所有权。到2010年,要实现蓬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产比重达到5︰62.8︰32.2,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实现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0%,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以及各种能耗目标,传统的调整方式和手段显然难以奏效。实施标准战略,就是要不断采用实施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积极制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标准,增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和谐统一。

   三是实施标准战略是保障质量安全,塑造名牌产品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和农产品、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企业伤亡事故多发,相当一部分农产品、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禁用物质不断被检出。要解决安全生产和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安全标准化、农业标准化、食品标准化等基础抓起。同样,产品品牌要具备竞争力,执行的产品标准必须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确保利用创新成果开发出来的产品一出来,就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之下,才有可能培育出名牌产品。实施标准战略,就是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符合蓬莱实际的安全生产和企业产品标准,构建卓有成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入推进名牌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