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安徽省颍上县食药监局江胜长:扎根基层开展精准扶贫 竭尽全力建设美好乡村
2016-09-14 14:40: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每个人在每个时期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江胜长也不例外——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便是这位大小伙子的梦想。江胜长,1988年9月出生,2009年入党,2010年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任职于安徽省颍上县谢桥镇兰庙村副书记,2013年12月考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2015年代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到黄坝乡开展精准扶贫,任黄坝乡三户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因为有了梦想装点,江胜长的青春岁月变得更加精彩。走出校门,怀着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梦想,江胜长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经过层层选拔,当上了大学生村官,告别了城市的喧嚣,来到农村,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他深知要想当好村官,必须先当好村民。既然立足农村,“让乡村好起来”是他铮铮誓言,“让群众富起来”是他最大的心愿,为此江胜长便开始了他的青春奉献之旅。

  舍小家为大家不负组织重托

  其实,当该局接到下乡扶贫任务时,组织上考虑到江胜长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当时正是江胜长爱人住院待产期间。得知这一情况,江胜长二话没说主动向组织请缨,当他打点行囊时,宝贝女儿前来为他壮行,初为人父的欣喜更坚定了江胜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面对襁褓中的女儿,产房里的妻子,江胜长万般不舍,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有自己的担当,他毅然背上简单的行李,把妻女委托给父母照顾,一头扎进三户刘村。

  进村入户调查确保数据精准

  精准扶贫是国家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就如同“个人定制”式的扶贫,不仅保证个人经济上翻身,而且要经得起党中央的检验,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江胜长身为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开展精准扶贫,只有把底数摸清,做实做细,才能确保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国家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为此江胜长充分发挥年轻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灵活、腿脚勤快等特点走村入户。先从村容村貌村规村纪等外部着眼,三户刘村基础设施滞后,经济来源单一。再实地走访三户刘村每户村民,制作村民情况登记表,详细填写。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冷天一身雪。去年元月份,正是最冷的季节,零下12度的低温,没能阻止江胜长入户核查的脚步,为了不影响及时向上级汇报调查情况,一大早,冰天雪中便留下江胜长的足迹,登门和群众聊天唠嗑,与广大农户面对面、心帖心深入交流,征求意见和建议,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实地进行现场拍照,记载最真实的情况。群众看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冒着严寒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无不感动,有的劝他一起吃个便饭,这个小伙子憨厚地笑着挽拒村民的好意。他回到住处,自己煮碗方便面,便又加班把白天了解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门别类建档立卡。 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一个月的时间共对全村937 户3822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符合精准扶贫的贫贫困户100户192人,其中五包户33户35人,低保户41户68人,一般贫困户26户89人,符合条件的迅速上报,确保本村贫困户真实精准透明,为下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做实帮扶项目奠定了基础。

  上传下达脚踏实地甘做纽带

  赴村任扶贫队长以来,江胜长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扶贫队长,本身便是一座链接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只有把上级的文件精神各项政策及时耐心宣传到每位村民,让他们第一时间知晓,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通过摸排整理,把群众最真实的情况,群众所思所想心声逐级反馈到上级部门,党和政府才能及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更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起到了宣传党的政策的扬声器和党和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传声筒的纽带作用。这就要求扶贫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坎上,脚踏实地甘做纽带。为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针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1+6”政策和产业扶贫到户措施“六个一”工程,江胜长及时召开村民会议进行,确保传达贯彻到每个需要帮扶的贫困户,让他们及时了解并参与其中,便于开展精准帮扶。

  心系群众安危履职尽责帮扶

  初步完成了精准扶贫的摸底排查工作其实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江胜长没有止步不前,他便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被千头万绪的工作吓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农村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没有做不好的。对上级牵涉到的精准扶贫的会议、文件精神他都字斟句酌,做到把政策吃透,铭记心中,印在脑海,落实在行动上,让三户刘村的村民每家每户对号入座。三户刘村有个贫困户叫彭文范,两个女儿远嫁他乡,老两口年岁大了,生活十分艰难,住的是30年前的土瓦房,晴天透风,雨天漏水,按照有关政策,江胜长及时和村两委协商,把村里原来一处闲置的房屋进行加固修缮,但老两口一直不愿离开原来住处,成了江胜长的一块心病。一天夜里暴雨骤降,江胜长及时和村长刘小军联系,雨夜硬是把老两口转移到安全的住处,幸亏转移及时,旧瓦房已在风雨中摇曳。

  教育帮扶爱心资助感动百姓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为此,江胜长主动作为,聚集重点,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目前,上级教育资助政策惠民政策有很多种,如何把多种教育资助政策真正用在刀刃上,真正解决需要帮扶资助的农村学子身上这是江胜长思考的问题,为此对村里适龄儿童及在乡和县城读书的学生进行专门统计,为他们建立台账,做到“政策面前一杆称”,让教育政策真正惠及到每个符合条件的学子。三户刘村有一户叫刘现看的村民,家中子女较多,负担重,经济压力大,长年从事无技术含量的劳作,收入低,入不付出,刘现看的一个女儿学习刻苦,小学初中成绩一直优秀,2015年以700分的成绩 考入县城一中,得知这一喜讯后,江胜长第一时间前去祝贺并了解情况,尽力解决后顾之忧。当得知孩子到县城上学经济困难时,江胜长当场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1000元资助孩子求学。针对这孩子的实际,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减免部分费用,同时把这一情况汇报到所在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争得县局的支持,经局研究,孩子的高中、大学相关费用该局实行全程帮扶,不仅解决了孩子求学的燃眉之急,也让这家看到了希望,刘现看拉着江胜长的手:小伙子,真是谢谢你呀,要不俺这闺女就真的上不起学呀!

  落实政策确保扶贫精准高效

  通过摸排了解的情况,江胜长为贫困户建立了一户一档,对每家每户进行分析,了解致贫的原因,因地制宜,实施科学合理的脱贫帮扶措施,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得县局支持,针对年龄大不适合田间劳作,自己又有养殖经验但没有资金的贫困户,局里拿出部分资金购买一些带孕母羊和家畜分送到贫困户家中饲养,待来年产出羔羊便可扩大饲养规模,增加经济收入;二是建立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寻找发展经济门路,目前已牵头建立“众扶”和“元博”两个专业合作社,集中一些年老体弱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参与集体养殖,协调县农林畜牧等单位定期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让贫困户年底分利;三是建立“光伏发电站”惠及贫困户;四是协调县农商行,由村出面担保为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办理小额贷款,鼓励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其他副业。

  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发展经济

  扶贫济困只是精准帮扶的第一步,带动村民致富才是真正的出路。为了扎实做好帮扶工作,江胜长与村两委研究,结合本村实际,借鉴其他乡镇村成功经验,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致富作为核心举措,多措并举促进该村经济发展。一是针对该村年轻劳动力多的特点,积极与人社等部门联系,做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该村外出务工人员850人,每年工资收入4000多万元,成为该村致富的重要途径;二是积极与县农业部门联系,争取技术上的支持,引导剩余劳动力、年轻人积极参加实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参加当地的季节性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三是宣传鼓励大户,加快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带动本村贫困户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鼓励种植养殖大户扩大经营范围,做大做强;四是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经济,流转土地400亩作为莲藕生产基地,藕塘内养殖龙虾,实施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五是牵头组建农村合作社,村光伏发电及桑树土鸡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不断壮大优势产业,不仅增加贫困群众产业收入,而且通过贷款扶持、技术扶持、带动扶持等措施,大力扶持该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践行“ 两学一做”甘于奉献基层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胜长的精神与风采给三户刘村带去了清新之风,给渴望科技文化知识的群众带去的是希望的种子,给正在新农村建设伟大进程中的基层干部群众带去的是持久的动力,留下村干部的一声认可,留下老百姓的一声牵挂。通过江胜长和村两委共同努力,三户刘村有了很大的改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种粮吃饭、养鸡称盐、喂猪过年”这些农村真实的写照即将成为历史。全村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计划2017年底实现脱贫,部分农户向小康迈进。江胜长深知,致富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未来征程上他将按照组织的安排,履行好扶贫队长的职责,竭力为该村尽快脱贫致富,建设美好乡村继续奉献青春和智慧。江胜的责任心,创新胆识和他的付出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和尊重,同时也因工作出色,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并受到表彰。

  江胜长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有的只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坚守,对党和人民无尽的忠诚,他用默默的奉献践行着“两学一做”,“无私诚可贵,责任重如山”,“事能知足心常泰,人以无私品自高”,他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履行了一人共产党员神圣的职责,为市场监管系统筑起了奉献的丰碑!(刘洋、胡敬晶)***安徽省祁门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推进月活动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安徽省祁门县市场监管局于9月份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推进月活动,旨在认真查纠和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宗旨意识,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效能,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

  此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一是治庸提能力。克服平庸作风,重点治理组织纪律意识淡漠,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对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县局重点工作消极怠工、执行不力、不能坚决贯彻落实;工作不善谋划,眼界不够宽,思路不够清,管理不够严,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二是治懒增效率。克服懒惰作风,重点治理没有工作激情,精神状态差,工作不用心、不深入,履职不到位,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执行不力;工作敷衍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工作畏首畏尾,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向上推,对遇到的新困难和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不积极提出有效解决措施等问题。三是治散正风气。克服散漫作风,重点治理纪律涣散,自由散漫,上班迟到早退、擅离职守、随意串岗脱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宗旨观念、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对待群众态度生硬冷漠,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服务态度差,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为确保活动深入开展,该局成立了作风效能建设推进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并将不定期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和作风纪律建设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具体情形和情节,给予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中。对被上级纪委、相关媒体曝光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通过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推进月活动,倡导“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奉献、特别讲纪律”的作风,强化想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作导向,促使机关作风明显转变,组织纪律明显增强,行政行为明显规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精神面貌明显提升,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全力打造市场监管良好社会形象,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冯锡鹏 李媛)

(责任编辑: 车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