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检验检疫>>浙江省>>
宁波检验检疫局集中销毁进口不合格食品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8-03-15 16:26: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宁波检验检疫部门3月14日对近期查获的部分不合格进口食品进行了一次集中销毁,不合格产品涉及进口啤酒、蜂巢蜜、面条、饮料等,共3500件,1.2吨。不合格原因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未经国家准入评估审查、添加未许可新食品原料、微生物超标、标签不合格、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些不合格产品主要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日本等国家。

近年来,随着贸易全球化迅速发展和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进口食品价格日渐亲民,进口食品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宁波检验检疫局通报,2017年,宁波口岸共进口食品115.31万吨、11.94亿美元,进口食品连续十三年保持较大增幅,并首次超过出口食品金额。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并不是所有进口食品都如消费者想象中的那么高品质,仍存在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问题。

服务地方经济,笑迎全球美食

为满足宁波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宁波检验检疫局全力促进进口食品平稳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开始在宁波市场上出现,宁波市民可以安心选购家人喜欢的食品。据统计,2017年,宁波口岸共进口食品40384批、115.31万吨、11.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3%、103.7%和54.7%。过去5年间,宁波口岸进口食品贸易额增长2.2倍,年均增长率达33.8%。

2017年,宁波口岸共有来自全球105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进口,来源更为国际化。如今,宁波口岸进口食品的品种也几乎涵盖了全球各类食品,除蛋制品外其他24个大类产品均有进口。主要进口食品种类为水产及制品类、粮谷及制品类、肉类、酒类、乳制品类。

全面风险排查,提升供给质量

2017年,宁波检验检疫局以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护航十九大”百日食安系列活动和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23人次,对20余万亩种养殖备案基地、862家进出口食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6次,对4家违法违规进出口食品企业实施行政处罚。此外,为助力产业质量提升,对31家“三同”企业开展“逐一帮扶”行动,25个宁波食品成为中国名牌,累计增加内销11.5亿元。

为保障进口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宁波检验检疫局积极落实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进出口食品化妆品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和专项检测等工作,防范进口食品系统性风险。2017年,共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各类进口食品4375个样品、19406项次;开展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食用植物油、大米等专项检测,共计监测样品770个、5809项次。

严守国门安全,打造食安宁波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7年,宁波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加大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力度,全年共有243批、595.77吨、144.62万美元的不合格食品被依法作监督退运或者监督销毁处理,确保宁波口岸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

据统计,2017年,宁波口岸进口不合格食品几乎包含所有进口食品种类,共计退运销毁了30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不合格原因涉及22类,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品质缺陷、包装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标、无中文标识以及检出疫病。

(责任编辑: 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