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季度消费投诉典型案例

重庆市场监管
2023-04-20 15:32:55

图片

典型案例1

2023年3月2日,消费者张先生向重庆市江北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北区消委会”)反映称,其在江北区辣卤火锅店用餐,服务员为了增加工作业绩在其点餐过程中,以推荐本店特色菜品为由,向其推荐了明显超过其食用量的食材,使其就餐完还剩鸭肠、肥肠、藕片、白菜等食材没有食用完。消费者张先生认为商家存在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食品浪费,要求及时监管。

江北区消委会初查认为经营者的行为涉嫌违法,遂将消费者反映的情况作为案源线索移交给江北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处理。

江北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经营者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消费者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典型案例2

2022年12月24日,消费者张先生向重庆市垫江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垫江县消委会”)投诉称,其在垫江县荣辉药店购买口罩及药品,其中布洛芬混悬液(儿童退烧药)标签标价28元1瓶,但药店实际收取33元。消费者表示不认可,要求退还差价。

经垫江县消委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药店同意退还差价5元,消费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典型案例3

2023年3月13日,消费者刘先生向重庆市万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万州区消委会”)投诉称,其通过万州区中通快递邮寄电饭煲,收到快递后发现电饭煲表面有压痕,因包装不严实电饭煲内还有泥巴,电饭煲已损毁无法使用,消费者表示不认可,要求中通快递照价赔偿。

经万州区消委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经营者同意赔偿消费者1个新电饭煲,消费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