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点”上发力激活行风观测“内生动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4-08-05 16:46:53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更好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推进系统行风建设共治共建,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创新行风监督方式,印发《关于设立宣城市市场监管系统行风观测点(试行)的通知》,在全市选设15个行风观测点并挂牌正式运行,各观测点运行一周来,已发现问题1个,收集意见建议3条。

平台多维,构建行风建设立体化“前沿哨”

精准定“点”。突出经济发展重点、体现地方特点特色,涵盖各县市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不仅有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密切的民营企业、行业协会,还有与经营主体联系密切、紧邻产业园区的行政服务窗口及基层市场监管所。

上下连“线”。市局行风办和5个专项工作组按照行风建设包保分工,联系包保县市区观测点,调研指导观测点建设。对观测点实行线索直报、分类处置,市局行风办对直报问题及时建立台账、强化督查督办。

宣传扩“面”。充分发挥观测点面向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优势,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问卷活动,鼓励市县两级部门在观测点提供政策宣传、解疑答惑、帮办代办等多种服务。

方式多元,架起行风建设常态化“连心桥”

面对面“交流”。通过张贴行风建设观测点工作职责、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二维码征求意见牌、发放调查问卷和行风监督联系卡,广泛征集在审批服务、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等履职过程中存在的行风问题线索,收集群众对市场监管履职意见建议。同时,观测点人员主动观察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各单位行使市场监管职责情况,定期总结上报。

心连心“查访”。结合当前市场监管重点工作,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定期对系统行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开展调研,准确把握市场监管领域行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对发现问题线索直报直查机制。

实打实“帮扶”。积极回应公众对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的疑问和关切,对相关问题进行回访,发挥观测点直接联系上级部门优势,及时快速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保障多样,打造行风建设标准化“样板房”

运行常态。制定观测点工作职责,为观测点统一配置名牌、征集二维码、联系卡等标识,制定统一工作流程和各类工单,组织开展行风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同时明确到行风观测点开展各类活动,不得加重观测点工作负担和影响其正常工作。

管理动态。要求各地强化观测点工作质量评估,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以“四不两直”方式下沉到各观测点进行明察暗访,听取广大群众和经营主体对观测点运行情况的意见建议。同时将观测点开展情况纳入行风建设季度测评和对县市区、各部门年度评议内容。

推广样态。根据工作实绩和评估结果,总进一步完善行风观测点各项制度机制,每年评选一批优秀观测点和典型案例,逐步扩大观测点数量和覆盖面。(汪佳佳)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