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优质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腾飞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市场监管局拳拳用心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没想到只跑了一次,就拿到了新证件,这效率让我太惊喜了!”近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韩橙鸡公煲店王女士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模式,快速完成了餐饮开业手续。对于不少企业主来说,这种高效服务,正是荔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莆田市荔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荔城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需求,以优化行政审批、创新信用服务、强化法治监管、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推动质量发展等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审批提速跑出“加速度”
“在荔城区,办理企业注册已经不再是繁琐的‘材料跑断腿,流程磨破嘴’的日子。”这背后,是市场监管局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帮助企业享受“只跑一次、一次办好”的便利。
“企业服务就该这么快!”莆田市欣亚贸易有限公司法人黄志伟回忆道:“原本以为办理迁移登记需要多次往返两地,没想到只跑了一趟窗口就搞定了所有业务。”这背后,是荔城区市场监管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成果。依托“一窗受理、一套材料”的模式,承诺企业变更业务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将设立、注销等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让创业者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业务拓展。
审批效率的提升还得益于“数字化全域通办”服务的推广。不久前,仙游县盛永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上提交资料,第二天便领取到了营业执照。这种“网上审批、就近领照”的创新模式,使得2024年,全区95%以上的登记业务实现了电子化办理,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为进一步打破区域限制,荔城区推出了福建网上办事大厅预审服务,企业经营者可通过平台预审,之后选择市内任何机关窗口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了“全域通办”,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这项改革不仅简化了流程,还缩短了等待时间,真正实现了“数据跑路、企业少跑腿”。
不仅如此,荔城区还率先推出了“个转企”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的繁琐手续。郑明理先生原本经营的是莆田市荔城区佳德信水暖店,通过“个转企”政策,顺利升级为莆田市荔城区州荣易建材有限公司。郑先生表示,办证时不到一天时间便完成了所有流程,获得了新企业证照。这项改革大大简化了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程序,提升了企业转型的效率,也为更多创业者提供了更便利的路径。
信用修复注入“强心剂”
“信用修复全程电子化,让我们小企业少跑腿、快办事!”莆田市炫爵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信用修复政策迅速恢复了企业信用,顺利参与了新的业务合同签约。
信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了帮助企业重建信用,该局推出了“一件事”信用修复服务。企业只需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审批流程全程电子化,从提交材料到完成修复的时限大大缩短。经营异常信用修复压缩至3个工作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压缩至5个工作日。数据显示,2024年,已经有1661户企业通过这一政策成功修复信用。
通过创新的“绿色通道”,许多企业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经营。比如,一家食品公司因地址变更未及时备案被列为异常名录,在接到提醒后,及时补充材料并迅速恢复了信用。这种便利的修复流程,不仅减少了企业的运营压力,还增强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荔城区市场监管局还设立了企业信用合规引导服务,帮助更多企业加入到诚信经营的行列。截至2024年,已评选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78户,移出异常名录企业1386户,推动了社会和企业对信用评价体系的关注与认可。通过组织评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鼓励企业加强自查自纠,并推动全区形成了良好的信用文化。
法治护航撑起“公平伞”
“我们遇到经营难题,感谢市场监管局及时提供帮助。”荔城区豪瑞食品厂负责人陈玉仁表示,市场监管局通过科学、高效的监管机制,为企业公平竞争营造了更稳定的环境。与此同时,持续的“行风建设”也在全区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过程中,市场监管局将多个部门的检查任务合并,实施联合检查,减少了企业重复接受检查的负担。莆田市金佰爵负责人周金山表示:“现在我们每次只需等一次检查,管理部门已经做好了协调,避免了无休止的检查,企业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做创新。”2024年,全区双随机检查涵盖了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多个高风险领域,确保了公共安全,同时减轻了企业的合规负担。
此外,该局贯彻落实市局推行“轻微违法不处罚”清单制度精神,对于初犯且情节轻微的企业,采取教育引导为重的柔性监管方式,帮助企业纠正问题。例如,某初创公司因年报信息遗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局内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完成补报,迅速恢复了正常经营。这种“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既增强了企业的合规意识,又提升了企业的运营信心。
在食品、药品等高风险领域,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四个最严”标准,确保全区人民的安全和健康。2024年,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全面检查,共检查学校103家次,整改问题82项,极大地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结合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推进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今年,检查药品零售企业289家次、医疗机构药械质量安全检查140家次。
知识产权激发“活力源”
在荔城区市场监管局的积极推动下,知识产权已成为本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荔城区不仅大力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知识产权的推动下,荔城区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6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626件,增长率连续两年在全市领先;有效注册商标突破5.53万件,稳居全市第一。市场监管局通过持续创新服务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突破创新瓶颈,提升了创新的质量与数量。
此外,荔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托两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利、商标注册指导和政策支持,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落地。2024年,69家企业完成专利评价和平台认证,通过知识产权应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28家企业成功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250件,为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保护方面,荔城区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了多个行业人民调解工作室,推行“司法+行政”协同模式,提供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2024年,配合市局成功调解了10起知识产权纠纷,移送了13条商标侵权线索,确保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荔城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这些精细化的服务和政策,正在推动知识产权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提升竞争力,推动荔城区创新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巩固了地方经济的创新基础。
质量提升赢得“金口碑”
“我们通过质量奖评选,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赢得了客户口碑!”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栋对市场监管局的帮扶赞不绝口。
该局通过组织企业参与质量奖评选,激励企业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2024年,已有多家龙头企业荣获市级和省级质量奖,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区产品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激励了更多企业关注质量、追求卓越,进一步推动了荔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方面,市场监管局也做了大量工作。今年,荔城区组织开展了质量帮扶行动,帮助多家小微企业完成认证和品牌建设,显著增强了这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全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行风建设,激发市场活力,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荔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黄志雄表示,将持续深化审批改革、强化信用服务、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更高效的流程、更贴心的服务,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让创业者和经营者安心拼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荔城区民营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黄圣杰 蒋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