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11月26日,山东检验检疫局11月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发布5个方面内容:一是2014年10月山东口岸截获疫病疫情及进口货物检出情况;二是近期几个检验检疫检出案例;三是山东检验检疫局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四是山东检验检疫局规范进口能源效率标识产品入境验证工作政策解读;五是山东检验检疫局构建进口食品管理体系,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政策解读。
2014年10月山东口岸截获疫病疫情及进口货物检出情况
一是出入境卫生检疫情况。10月共查验出入境人员50.6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8%。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6793人次,同比减少18.39%,发现病例2132例,其中,传染病171例。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5618人次,同比减少47.46%。对于以上检出病例均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是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10月共在进境大豆、原木、木质包装、水果等产品中截获植物疫情1629批,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不实野燕麦、墨天牛、鹰嘴豆象、赤材小蠹等204批、551种次,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小灰长角天牛、咖啡豆象、蚕豆象、大头金蝇等1586批。截获植物疫情的产品主要来自韩国、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或地区。对检出疫情的货物均依法采取除害处理、退运、销毁等措施。
三是进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情况。10月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及化妆品1284批、9598万美元。检出涉及重要安全卫生项目的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21批。不合格产品涉及8类产品,主要是油料、水产品、酒类及饮料等。主要来自韩国和孟加拉等国家或地区,主要不合格原因为黄曲霉 毒素超标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对以上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均依法做退运、销毁等处理。
四是进口工业品检验监管情况。10月共检验监管进口工业品7246批次、59.48亿美元,检出不合格622批次、6.82亿美元。检出不合格进口工业 品主要有铁矿、石油及制品、机床、煤炭、废旧物品和锅炉及压力容器,主要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韩国、德国和朝鲜 等国家或地区。针对发现的进口工业品不合格情况,均依法采取退运、销毁、要求整改等措施。
近期几个检验检疫检出案例
1.蓬莱检验检疫局退运进口不合格葡萄酒。近日,蓬莱检验检疫局对一批600瓶、450升、货值3510欧元的进口法国干白葡萄酒检出重金属铜超标,该批不合格进口葡萄酒已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被退运处理。经检验发现,该批次葡萄酒铜含量达2.1mg/l,超出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037-2006(铜≦1.0mg/l)1倍以上。铜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过量摄入可能引发铜中毒,导致神经损伤。据分析,上述进 口葡萄酒中铜的可能来源:一是吸收土壤中的铜;二是葡萄酒酿造、过滤等生产过程中与金属容器工具接触,也可使葡萄酒中的金属物质铜等增加;三是葡萄采摘前喷洒农药过多,特别是使用石硫合剂作为杀菌剂,就会使葡萄果实表皮附上铜离子较多,使发酵后的葡萄酒含铜量升高。
提醒消费者,购买进口葡萄酒需注意三看:一看经销商营业执照,从正规商家选购放心酒,并保留好收据、发票等购买凭据,以便在发生质 量安全纠纷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看中文标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按照我国规定,所有进口葡萄酒均需加贴中 文标签;三看卫生证书,每一批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均有提供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消费者可向商家索取查看。
2.多肉植物慎带入境。近期,烟台检验检疫局在海港旅检通道连续三次截获多肉植物(带土壤)10000余株,约200公斤。
1-11月,山东检验检疫局累计在旅客携带物、邮寄物中截获多肉植物40000余株,截获名贵濒危多肉植物-“龟甲牡丹”3株。在截获的多肉植物中,多次检出小杆线虫、茎线虫属线虫、根螨等有害生物,山东检验检疫局均依法对截获的多肉植物实施了退回或销毁处理。
“多肉植物”涉及50余科近万种植物,以个头不大,颜色亮丽,易养护、耐观赏的特性深受国内“发烧友”的喜欢。但“多肉植物”存在生物安全风险,属于禁止旅客携带、邮寄进境的植物产品:一是部分“多肉植物”是外来入侵物种或濒危保护生物;二是带根“多肉植物”携带土 壤及检疫性线虫等有害生物;三是“多肉植物”地上茎叶部分携带有蚧虫等检疫性有害生物。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应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获取国外官方的植物检疫证书。无论“海淘”、友人邮 寄还是国外购买后携带回国都需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山东口岸首次截获有害生物斯特宾脊虎天牛和弱瘤小蠹。近日,黄岛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赞比亚的刺猬紫檀原木和美国的花旗松原木实 施现场检疫时,分别截获有害生物斯特宾脊虎天牛(Xylotrechusstebbingi)和弱瘤小蠹。这两种有害生物都为山东口岸首次截获。为防止疫 情扩散,黄岛检验检疫局已对这两批货物进行了严格的检疫除害处理。斯特宾脊虎天牛目前主要分布于欧洲、中南亚、北非等国家,分布地域较为广泛,危害 多种阔叶树,是林木毁灭性蛀干害虫;弱瘤小蠹又名冷杉小蠹,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主要寄驻在大冷杉、紫果冷杉等树种。其主要危害树木树皮和边材,引起树叶黄化,造成树木死亡。这两种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将对我国林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
山东检验检疫局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
近期,山东检验检疫局依法开展了2014年山东省内第一阶段目录(《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外部分商品监督抽 查。对目录外商品进行监督抽查既是国家赋予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也是对目录外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此次监督抽查针 对今年来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高风险商品,加大了抽查力度,严格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输入国的要求实施检验检测,一根标尺量到底。
这次共抽查检测了215批进出口产品,涉及家电、服装、鞋、湿巾、木制品、石油焦沥青等6类商品。其中抽查进口产品171批,包括小家电、服 装、鞋、木制品、石油焦沥青。抽查出口产品44批,包括小家电、服装。通过抽查检验,共检出进口产品不合格48批,进口抽查不合格率为28%;检出出口产品不合格9批,出口抽查不合格率为20%。进口鞋、木制品、石油焦抽查项目未检出不合格现象。
抽查进口家电53批,经检测不合格14批,不合格率25.9%,进口抽查不合格商品主要有进口电动剃须刀、电饭煲、家用自动挤牙膏器、电动拖把、空气净化器、荧光灯、榨汁机、加湿器、微电脑热水器,主要国家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不合格原因主要为使用说明书及插头制式不符合我国标准要求,防护性标志不合格,电源线长度不合格等。
抽查进口服装55批,包括成人衣服以及童装,不合格12批,不合格率21.8%,主要国家有韩国、泰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不合格原因为标签不合格,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如无中文的标识,使用说明未标明安全类别等。
抽查进口湿巾24批,不合格21批,主要国家有韩国、日本、新加坡,不合格原因为产品包装上未标明执行的卫生标准号,其中1批进口韩国湿巾还存在真菌菌落总数和细菌菌落总数两个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
抽查出口家电产品20批,检测不合格9批,不合格率45%,不合格商品主要有健身架、电动切鱼器、电熨斗、嵌入式烤箱、豆芽机、按摩器、电熨斗,不合格原因主要为安全标识不合格、使用说明书不符合要求等。另外,出口服装抽查25批,均为儿童服装,抽查项目未检出不符合输入 国标准要求。
此次监督抽查进口产品占据多数,从抽查结果看,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口抽查总体不合格率较高,达到28%;二是进口湿巾、小家电质量堪忧。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同时也有微生物等安全项目不合格的情况。
对于以上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山东检验检疫局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责令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整改复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依法查处,加强对同类产品共性问题的跟踪抽查。
山东检验检疫局提醒进出口企业,进口商品要符合我国相关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出口商品要符合相关进口国家要求。同时,提醒国内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商品时,应通过专卖店、专柜、官方网站交易平台等正规销售渠道进行购买,并保留好收据、发票等购买凭据, 以便在发生质量安全纠纷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山东检验检疫局规范进口能源效率标识产品入境验证工作政策解读
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维护国内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山东检验检疫局研究制订了《能源效率标识产品入境验证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规范进口能效标识产品的入境工作。自2014年11月10日起,山东省内进口的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能 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均应按照要求加贴能效标识。
能效标识又称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耗能产品或其最小包装物上,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目的是为用户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导和帮助消费者选择高能效节能产品。
能效标识为蓝白背景,顶部标有“中国能效标识”(CHINA ENERGYLABEL)字样,背部有粘性,要求粘贴在产品的正面面板上。标识的结构可分为背景信息栏、能源效率等级展示栏和产品相关指标展示栏。作为一种信息标识,能效标识直观地明示了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能源消 耗指标以及其他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而能源效率等级是判断产品是否节能的最重要指标,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越低,表示能源效率越高,节 能效果越好。
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1、2、3、4、5共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 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因此能效标识可以使消费者能够对不同产品的节能效果进行比较,从而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节能、更省钱的产品。
目前,中国能效强制实施的产品有:显示器、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电饭锅、电磁炉、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储水式电热水器、节能灯、高压钠灯、打印机、复印机、电风扇等25大类产品。
山东检验检疫局下一步将严格核查能效标识加施情况,加大能效项目抽样检测力度,严肃处置能效不合格情况,严厉打击能效虚标行为,保护国内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产品能效低于我国强制性技术要求最低限值的进口产品,责令其退运或销毁;对于未办理能效标识备案的,或者应当办理变更手续而未办理的或者使用的能效标识的样式和规格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效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 下罚款。
山东检验检疫局构建进口食品管理体系,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政策解读
为强化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努力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率先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符合国际惯例的进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山东口岸进口食品安全,近日,山东检验检疫局制定出台了《进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借鉴吸收国际进口食品管理先进经验,运用集 成管理方法,按照“责任明晰、覆盖全程、基于风险、预防为主、有源可溯、多方协作”原则,建立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进口食品“入境前准入、入境时查验和入境后监管”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主要有以下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加强境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加强进口商备案管理,督导进口商等市场主体落实质量安全首要责任。二是通过进一步推进口岸检验检疫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集中 查验,实施基于风险的分级查验制度,推进安全风险监控计划落实,合理利用第三方资源,以及规范进口食品合格评定程序,实现入境时口岸检验检疫监管。三是通过监督进口商做好追溯管理,扎实构建检地联动工作机制,以及做好特殊监管区域内工作,巩固完善入境后追溯监管链条。新体系构建后,对进口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保障山东口岸进口食品安全的手段和能力不断提升。